第666节拆拆拆,上(2)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19      字数:12874
>
  皇帝心说:你们这帮东西食君禄不报君恩自己不敢去冒险,只想缩在京城享受富贵,自己不干事却满嘴道理挑着想干事干实事的人不是,那能挑出去灾区当官的党羽恢复灾区统治也行。可你们连这也做不到…….

  他坐在帝王宝座上居高临下扫视群臣,心中怨念深深,失望之极,怒火在胸中乱窜,却又对群臣无可奈何。

  起哄的群臣一下子熄火了,都看出皇帝盛怒这是想拿人问罪出气,都不再敢跳出去不负责地肆意空耍嘴。

  老奸巨滑的张邦昌看到了刷声望树立威信的机会,这时一反沉默不语的静默,出班起奏说:“圣上,老臣以为李纲虽年少缺乏治理地方的经验,但聪慧有学识敢为,值得称道,相信去了地方任职学得快能有所建树。圣上英明。”

  皇帝赵佶听了这话,心中舒服了些。瞅着张邦昌很顺眼,愿意多听几句。

  张邦昌又奏道:“李纲是人才,又一心想为国做贡献,勇挑重担,忠心可嘉,可用。但治理地方确实不是小事。恢复灾区搞重建更难度不小,非是治理正常的州府,这是件很考验人的活。臣有个建议,李纲到底有所欠缺,要嘉奖重用,但也不可一下子放在重要州府位置上。”

  这个建议很合理,也实用。

  赵佶能听进去,同意了。

  本身也没想把李纲放到大州重府位置上,怕毛书生李纲干不了坏了大事,就定下李纲为北方小州莱州的知州。

  恰在这时,另一位历史名臣宗泽上书去灾区任职的主动申请也到了朝堂。

  这个时空的宗泽,官途无疑比历史上平坦顺利了很多。

  这是赵公廉当初听了弟弟赵岳的建议,在当皇帝秘书的时候就暗中间接用各种机会帮了宗泽混官场。

  宗泽一直并不知情,只以为是皇帝圣明识人才,看到了他的忠心和能力,所以逐步提拔了他这种努力干实事的官员。

  在历史上大致的同时期,宗泽是在登州当通判,五十多了,明眼升不上去,官职就这样了,只想着熬几年就要问心无愧地退休,后来赶上金军入侵,形势急转直下,大宋迅陷入亡国危难,朝廷不得不收起轻浮转为看重能担实事的能臣。英雄在此时也是崭露头角的机会,纷纷涌现,宗泽才显出卓越的担当、能力和重要性,成了抗金的代表性人物。

  这时空,他虽然因性格操守坚持,为官清正,不肯贪污贿赂,自然难入权臣的眼,颇有政绩,资历也够了,却当不了朝堂大官,但也做到了知府级地方重臣,而且干了不少年头了,转任多地,一直在地方上熬着,此时是泗州知府任上。

  海盗此次造成的巨大劫难,举国轰动,大宋自此整体开始陷入人心背离。太多百姓动了去海外投靠海盗谋生活试试的念头。

  忠君爱国的宗泽察觉到这种迹象,忧心如焚,得知朝中无人愿意去灾区当官的消息后,立即显出历史上的担当,毅然决然想放弃安稳的内地官生活,主动申请提着脑袋去沿海任职。

  他不怕死,也不信了,海盗就那么勇猛可怕不可敌?好好当官理政善待百姓,会抵挡不住化外海盗对宋人的诱惑?

  我不信挡不住海盗留不住人心。

  抱着这种强烈的意愿和斗志,宗泽热血澎湃,热切恳求皇帝让他去沿海执政试试。

  他要整顿沿海边防,治理好民生,阻止人口流失,打击海盗对宋民的诱惑和嚣张,争取练出一支强军征剿海盗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