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节反应(4)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30      字数:14550
地传吧你。会的人越多,搞得越大,你的收入和长久获益就越大,并且还有美名布天下,真正名利双收。

  另一方面,沧北接收僧犯之顺利与安定让朝廷,包括皇帝赵佶在内是喜忧参半,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甩到沧北的大/麻烦甚至是凶险灾难就这么轻易让赵公廉解决了,再次证明了赵公廉非凡的治世能力与胆魄。

  为沧北边关迅恢复实力与安全,不用担心辽寇杀入大宋内地危及江山了,很是欣慰吐出一口憋了好久的气的同时,朝中君臣又实在想不明白了,赵公廉怎么就能如此轻松玩转此事?满怀怨恨愤怒杀气的僧人怎么就那么老实好安抚处置?

  到底是赵公廉太厉害,我们太无能?还是僧人太弱太胆小,远没有朝廷担心的那样虔诚狂热有智慧手段难对付?

  眼看着沧北井然有序稳稳当当,朝中应该欢喜大笑的,实际却是太多官员心中总有一种很不甘的情绪。

  皇帝赵佶的心情更是复杂而矛盾。

  他不得不再次承认赵公廉确实与众不同,大宋江山确实需要赵公廉支撑,但也更忌惮嫉恨甚至敌视了。

  对赵公廉,他有一种强烈的无法可治,束手无策的挫败感耻辱感。

  让赵佶痛苦,心里没着没落的是,他最信任和心理上已经高度依赖的陶大仙和随身小道童二人就从戒备森严的皇宫神奇消失了。皇宫中的人谁也没现陶大仙师徒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怎么离开的。谁也说不清。

  自赵佶坚定下旨灭佛后,陶大仙就不见了,只留下一封留给赵佶的信,上面写着他泄露了天机,得罪了漫天佛门神仙,必被惩罚怕是命不久矣,再呆在宫里会给皇宫带来灾难,为了皇帝的安全不得不离开。之所以肯对皇帝泄露天机,不惜得罪神佛,一方面是感念皇帝的恩义和忠诚于道教,愿意献身,另一方面也是他修仙资质有限,虽修道有成,但怎么也修不成仙的,早晚是个死后入轮回的结局,不如就趁佛道之争的天时结个恩情于皇帝,希望赵佶这位转世的上仙在得道重归仙班大享仙乐后能不忘伸手帮他一把,把他从地藏王必然重罚他的地狱苦海中解救出来,渡个长生鬼仙,不入轮回之苦就行。

  赵佶好生感动。

  但这只是一种一时的情绪。他若真的成仙,肯不肯伸手帮陶大仙脱离苦海是两说。

  皇帝这个物种是最自私霸道的。别人怎么对皇帝好都是应该的。皇帝不需要必须回报。

  有恩必报,有义必还,这不属于皇帝的风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