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节席卷西北的风潮3(2)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数:14946
取了巧而已,若辽军没北上他岂敢抢辽?”

  “就算海盗真凶强又怎样?大不了咱们和他拼了。太原是北方最坚固的大城,守城器械精良充足,城中兵眼下是不多,但人心齐,可调用和能来支援的周围兵力加起来不下十几万,据坚城足堪和海盗一战,太原岂有那么容易攻破?”

  “再者,若海盗确实象传说的那样厉害,那还有北军呐。“

  ”海盗如此作孽,已是我大宋最大的威胁,朝廷最恨。在防止辽军深入南侵我朝的军事地位上,太原比大名府还重要,力保太原不失也是朝廷的需要。此次海盗嚣张到弃水上优势深入到内陆,再不能有利就抢有危险就逃到海上,正可谓龙困浅滩之时,朝廷肯定愿意动用一切力量趁机收拾掉海盗主力。河北西路十万边军必能赶来解救太原共同围剿海盗......”

  在历史上,张孝纯配合主将王禀王荀父子抵抗最能打的完颜宗翰率领的十万野兽金军,死守太原,张王创造了不堪一战的北宋军却守城二百五十余日不破的辉煌战绩。张孝纯在守城战中表现卓越,和王禀一样宁死不降,在太原城破,王禀父子皆战死,他被金军俘虏了也仍拒绝投降,但最终......却因为“不得以”的原因还是......降了,并且降得一发不可收拾,证明了当汉奸就成大才的现象,从此帮助金国治理所占宋国领土政绩非凡,为金军反复侵略南宋创造了坚实的后勤基础,对金军功劳巨大,以至于张孝纯老了想回到故土死在家乡,金国都不忍心拒绝,放其归,而南宋对如此大汉奸也展现了宋王朝最突出最本质的特色——懦弱苟且,还就允许张孝纯在宋境著书立说.......悠然富足安度晚年.......

  这种奇葩事在南宋太多了。

  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坚决抵抗派是该死的,当汉奸助纣为虐的反而是南宋王朝倍加理解同情并大度宽容甚至优荣的,赵构这样的狗皇帝领导的南宋王朝居然能在金军反复凶残攻伐中站住脚,继续富贵荣华儒腐堕落.......真是不可思议。

  这似乎也是一种中国传统,后世也就涌现质疑革命烈士却为早有历史定论的历代大汉奸奋勇执着翻案添彩的怪事,打的大旗号还是: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唯物辩证法。说汉奸也是有值得人好好学习的大优点的,当汉奸是迫于历史当时的无奈,是有客观原因的,不是主观就想当汉奸谋富贵.......言下之意就是当汉奸是可以理解同情的,也应该得到理解宽容......

  只是,那些宁死不屈,不惜一切保家卫族让大汉民族血脉与文明得以传承不绝的勇士烈士的地下英灵又如何自处?

  这些勇士烈士就没有家人被金军挟迫需要他投降以解救的?就没有“不得以”苦衷?

  “我辈读书人”总喜欢打着孔孟风范的旗号搞所谓的为古人“扬善隐恶”那一套,喜欢把罪恶者的恶掩掉。此所谓儒教的中庸恕道、博大仁爱......中国人的精神文明核心精华。说穿了不过是历史上当汉奸大恶的“我辈读书人”太多,不得不隐其恶反扬其功绩优点,否则儒教就会成了黑的让人不齿的,没了存在的根基,让后世当代的我辈读书人没了立足之地,也绝了同样遇到此种灾难时也”不得以“投降当汉奸却在后世能得谅解翻身的权力。

  责其人,岂不虑己乎?

  前人,别人能投降避灾当汉奸卖国贼享受富贵,后世还能翻案洗白白,你也得为自己(和后世子孙)考虑这一点。

  所以不要谴责汉奸卖国贼揪着历史罪恶不放啦。

  就是这样的心理。

  所以,强调当汉奸是有不得以的客观原因的。这纯是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