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不习惯,4(3)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36      字数:13996
��相耿南仲扬言,此次若不能得到全部满足,辽国就必定挥大军自己来取.......

  到了此时,宋王朝这帮君臣才猛然意识到:赵公廉不是朝廷削其权就能遣一小吏锁拿收拾掉的。赵公廉和沧赵家族也不是只能忠诚和依赖宋王朝才能生存下去,不是别无选择,正相反,沧赵家族有多种选择可选。

  比如:沧赵家族和辽国有血海深仇,不错,但不意味着就不能和辽国合伙。

  逼急眼了,为了家族生存,沧赵和辽国以前的血仇可以放下,赵公廉最重视的名节只怕也没什么不可抛弃的,必要时忍辱偷生又算得了什么。而对赵公廉这样的旷世奇才,辽国也必定愿意放下恩怨欢喜地接纳并委以重任。

  这种结合没什么难度。

  政治决定一切。与国家利益相比,两族私人恩怨在必要时就只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

  毕竟,辽国正苦于缺乏大才与敢战的精兵强将抵抗将星正群显的女真不可抑制的雄起。

  另一方面,沧赵家族,尤其是赵公廉对宋人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对宋国的士林读书阶层的影响力更惊人,这与宋国读书人如今几乎都在跟着朝廷动向大骂赵公廉沽名钓誉伪君子奸贼不忠不孝......,至少是幸灾乐祸的情况不相干。

  正是赵公廉才干太突出了,影响力太大了,象一座大山一样久久压在宋国读书人头上,所以才招致群起而攻。

  不招人恨是庸才。

  越是才高超出常人太多,越是招人恨。

  至于针对赵公廉和家族.......反正也没危险,骂了就骂了,赵公廉知道了又能怎么地?

  何况儒教读书人一向就以大嘴巴为能为荣,自觉是主持正义的一方,想喷谁就敢喷,哪怕喷的是当朝宰相甚至皇帝。

  但若是赵公廉悍然反了,成了辽国的臣子,把屠刀调头对准了宋人,那情况就会立马调了个。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宋国读书人向金军一跪卖君王的丑恶不堪本质就会如历史一样发作,怕是绝大多数士绅官僚读书人会赶紧跟着响应投降。

  辽国若能得赵公廉投靠相助,那简直就是上苍又开眼了重新眷顾契丹人。

  困窘不堪的辽国必定如虎添翼,不但能至少抑制住金军再猖狂,更能轻取宋国.......对普通宋人大众来说,连沧赵这样的仁慈盛德铁骨家族都被朝廷逼得投靠了辽国,那宋朝廷这帮玩艺必是腐烂透了,得了失心疯了.......人心尽失,也该灭亡了,连文成侯赵公廉这样的高洁能臣好官都投靠了辽国,那还指望什么?咱们区区凡人也降了吧......

  沧赵家族有选择,那,在这个节骨眼上,宋王朝就没得选了。

  逼急了沧赵,赵公廉还真不需要公然投降辽国背骂名,只暗中与辽国灵活苟且一下,宋王朝九成就得随之灭国。

  别忘了,辽国今年以百万大军勇敢杀入金国领地狠狠教训了女真,辽军杀出了信心,士气正盛,或者说是野性兽性正盛,这股大军若是转头扑向宋国.......

  披毛带血肮脏的辽军如饥饿扑食的狼群一样红着眼挥刀南侵,那情景只稍想想就吓得宋朝廷君臣头皮发麻。

  堂堂朝廷拿捏不住区区守边的官,君王威权、宰相重臣什么的自得的权威对地方官居然不好使了.......这让耍惯了大权的宋君臣们极不习惯。这火窝大了,对失控的赵公廉极不甘心,对沧北敢肆意挑衅朝廷恨得牙痒痒,可又真惊惧沧赵家族一咬牙真背叛了......对于如何处置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