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作者:
没有想好 更新:2024-10-12 01:43 字数:3188
r />
其实在山里过夜的讲究很多,不但要注意虎虫蛇豹等,还要注意不要扎营在水边,而且也不要扎营在野兽去喝水的过道上等等,但是这一切对于一辈子都和长白山打交道的杨老汉来说,都不是问题。
杨老汉唯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野山参,没办法救治老伴,而且现在过了挖参的最佳季节,人参生长在树林下灌木丛里,和野草几乎混在一起,很难分辨,挖参人主要靠人参秋天的果实来判断。但是现在季节已经有点晚了,可能种子已经掉落或者被鸟吃了带到别的地方了。
其实就算有了钱,就目前情况,癌症也是没有办法彻底治疗的,但是人都是需要一个希望的。
一个星期过去了,杨老汉还是一无所获,不知不觉中,杨老汉已经越过了国界。杨老汉浑然不觉,他一边在搜寻人参的踪迹,一边在计算时间,他已经出来一个多星期了,一般挖参人出来都以半个月为限,主要是干粮只能带这么多。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干粮所剩不多了,在过两天没有收获的话,就需要返程了。一直到听到北高丽边防军队的说话的声音,杨老汉才醒悟过来,原来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越过了边界。
上天这次很照顾杨老汉,在北高丽边防军巡逻的时候,他正在灌木丛里仔细的搜寻研究野山参的踪迹,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不然按照北高丽无赖的性格,当场被击毙都是有可能的。
有惊无险之后,好运气来了,杨老汉在一处不是很明显的向阳山坳里,发现了野山参,而且还不止一株。这里地处两国的交界处,平常挖参人也不敢走到这里,而且这个山坳很小且极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边境巡逻队毕竟不是专业挖参人,没有挖参人的宝贵的经验,因此也没有特别的留意此处,给野山参的成长提供了便利。
如果在别的地方,估计早就被发现了。现在这个季节人参基本上都已经落叶了,积蓄营养留待明年的继续生长。而这里因为是向阳的关系,温度偏高,这里的野山参还没有落叶,不然杨老汉找起来更麻烦,找不到也有可能。
按耐下激动的心情,杨老汉又祭拜了一下山神,小心的在人参边上搭起了一个架子,然后用坠着铜钱的红绳,小心翼翼的将人参缠住。取出剪刀,将野山参周围的树根剪断,又掏出鹿骨针,仔细的将人参慢慢的挖出。
一般来说挖参人是不会用金属器具来挖参的,因为金属器具容易将人参弄断,那样冒浆后,人参品相大降,价格和药效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了。而鹿骨针具有很强的韧性,不会将参须弄断,最大限度的保留人参品相和药用价值。
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杨远终于将这颗人参挖了出来,这颗人参不是普通的三花子或者马掌子,而是四匹叶,这就表明这颗人参已经有蛮多年了。看了挖出来的人参上的印记,杨远判断出,这颗人参足足有五十几年了,是颗难得的老参,真的是山神爷对他的庇护,才让他在今天这种情况下,挖到了如此好参。
赶紧弄来苔藓和桦树皮,杨远小心的将野山参包裹起来,苔藓和桦树皮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山参的水分。
休息片刻,杨老汉又开始挖另外一颗看上去年岁比较久的野山参。又过了三个小时,另外一颗野山参也被挖了出来,时间也不短,差不多有近七十年的参龄,看着这颗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野山参,杨老汉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杨老汉在旁边的白桦树上刻下标识,同时又将采下的参种埋在了原来挖出人参的地方。白桦树上做标识是为了告诉后面来的挖参人,这里曾经挖出过什么样的人参,而将参种再次种下,是为了后面的人也可以在这里挖到人参,这就是挖参人约定俗成的规则。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