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御门听政(2)
作者:
归去来栖 更新:2023-02-14 12:25 字数:2748
�什么呀?”韩爌不悦道。
邹元标抬手举起手中另一奏章,“诸位看看这个吧。”
说着把奏章往案上一放,戏谑道:“怪事年年有。呵呵,常闻广宁经抚不和,看来是误传那。”
叶向高,韩爌等人听着莫名其妙,拿起那封奏章,这么一看,当即愣住了。
王化贞和熊廷弼竟同时递辞呈,还同时向皇帝举荐了殷复声。
叶向高震惊之下,不禁捏须沉思。
……
次日,皇极门前“御门听政”。
这是自永乐以后,明代早朝奏事的习惯。不在皇极殿内,而是在皇极门外到午门之间的一座偏殿,名为“右顺门”的地方奏事早朝。
这里距离文武办公的六科廊很近,百官有事上殿奏事,无事回班办公。无需官员在外久立,这也是明代皇帝体恤下臣的一种表现。
天启小皇帝朱由校也早已收到广宁捷报,也看过王化贞和熊廷弼二人的辞呈。内心无比喜悦。
一喜我大明终于打胜一回。二喜,这胜仗与他知人善任绝对有关。殷复声可是他钦点的状元,也是他亲自委派去广宁的。
这下殷复声立此大功,皇帝觉得脸上倍儿有面子。
再看王化贞和熊廷弼儿二人又同时举荐殷复声,朱由校心说:日后谁再在朕耳朵边儿说什么经抚不和,朕非得治他个欺君罔上不可。
瞧这俩人,默契的厉害,连辞职举荐都在同一日,还举荐的同一人。
朱由校觉得,殷复声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确可堪重用,没什么好争议的,唯有一条,他不知如何抉择,该是殷经略呢,还是殷巡抚?
朱由校当下没有决定,只待庭议之后,再做决定。
于是,早朝头一件,就是与诸臣商议此事。他本想,这也就是二选一的事情,没什么意外。可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点儿。
事情一说,当即,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首当其冲是吏部尚书赵南星。
其实,赵南星是工部右侍郎,这个吏部尚书还是暂代职务,是代替原尚书张问达临时做那么几天。
不过,即便如此,赵南星还是很负责,很当自己是干粮。
他上前奏道:“陛下,我朝开国以来总督、提督、巡抚,经略等重职,唯进士出身者可任。巡抚一职更需兼有其它朝廷要职者,方可任。然殷复声,仅以文解元之身,就任朝中重职,怕不合祖制。况且,他年纪尚轻,又不曾就任一官半职,只怕缺乏历练,难以胜任。望陛下三思。”
赵南星之后,跟着吏部的一帮喽啰也跳出来反对,大体意思和赵南星差不多。
小皇帝听了把脸一沉,什么年纪尚轻,明明和朕差不多大。
“缺乏历练?难道广宁一役不算历练吗?诸位爱卿不是常说,用人当重其能力,怎得如今到论起了出身?再说,有广宁巡抚和经略共同辞官让贤,想必,他二人也是见识了殷复声的才华,才做此抉择。”
礼部尚书孙慎行奏道:“陛下,广宁大捷,虽然振奋人心,却只是防守之战。臣以为不当有此重赏,更不能只赏一人。”
金之俊随之道:“臣以为孙尚书所言极是。臣听闻,广宁一役,熊经略制令有方,王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