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优免》之弊(2)
作者:
归去来栖 更新:2023-02-14 12:28 字数:2413
曲解,增收的乃贫民摆地摊儿活口之税,夺民口粮,民焉能不乱?”
朱由校闻言震怒,“好个陈大道,竟敢故意欺瞒于朕?!唉!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与朕说实话~”朱由校不免愤懑。“可是,爱卿,因何也不与朕提此事?”
“陛下,臣再次入朝,急于营造学馆,所以,一时未得时机。况且,增收商税,的确不能急在一时。”
朱由校点头,“可是,爱卿因何急于建造一所杂学馆呢?”
“陛下,臣建学馆,其因之一,为开海禁。”
“哦?”
“器不利,则海禁不开。夷人火器强悍,非以更强之火器,不能抗。”
“所以,爱卿建学馆,实是为制造更强的火器?”
“正是。”
“可是,开海禁有诸多弊端,又何以一定要开?究竟这其中的税利,有多少?”
“具体之数,臣不敢妄言。但是,为何朝廷屡禁海上走私而不止?能有多大的利,驱使无数私运者舍生忘死?陛下睿智英明定能猜得到。”
“这……”
朱由校沉思。
是啊,一个人拼了命还要走私,这利润可能小吗?而且走私的不止一个,只是每年报上来,被处决的走私犯,就不计其数。
想着,朱由校竟不禁倒抽一口气。
“陛下,若是不开海禁,那些好处就全落在了沿海贪官污吏之手啦。”
“大胆!”朱由校闻言震怒。
殷复声一惊,看着朱由校。
朱由校起身绕过龙书案,来到殷复声的面前。
“对!爱卿说的对,朕绝不能容忍有人敢欺瞒于朕!”
朱由校咬着后槽牙,眯一眯眼睛,换口气道:“爱卿说的有理,可是,想这增收商税,都举步维艰,更何况是开海禁?待爱卿造出更强的火器时,又不知是何年月了?”
殷复声躬身道:“所以,当务之急,要充盈国库,开源不可行,只有节流。”
朱由校一听,比刚才谈开源时还要郁闷。
殷复声所说的“废《优免》”,乃是要废除明初朱元璋时所制的一条《优免则例》。此制乃为鼓励读书人而制。
此制中规定,中榜者,可以享受田亩免税。
所谓“优免”,并非全部田产皆免,而是按功名,有所不同。
殷复声继续道:“陛下,太祖开国之初,为鼓励士人而作此制,然如今,天下士人之众,臣以为可谓之.患.。”
“世人皆说,科举,有如大浪淘沙,鱼跃龙门。可见,每年科考之人,如岸上之沙,江河之鱼,数不胜数。然,真正能入朝为官,为国效力者,不足其千之一二。余者,据《优免则例》,却可白食米粮,养尊处优,各地举子,更是可借此当上地主。穷人借此成为地主,富人则锦上添花。可是,他们优免的土地,又从何而来,皆是国家的土地,是皇家之地。”
朱由校闻言一怔,“接着说下去!”
“陛下,据此则例,秀才可免数十亩田税,举人可免数百亩田税,而进士可免上千亩田税。以此推算,仅这些对国家毫无建树,好吃懒做之人,竟分刮国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