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2)
作者:四国军棋      更新:2023-03-16 02:07      字数:3072
��失败告终。

  然而,这并不是杨渥想要的结果,因为这样一来,梁军见无利可图就会撤军,这只是击退了梁军,而不是击败了梁军,更不是杨渥想要的像清口大捷那样的胜仗。

  “殿下,可不可以派三万人去濠州对付康怀贞,剩下三万人前往寿州增援,那样的话我军既可以牵制朱全忠的主力,在东线又能以六万对五万的优势兵力对付康怀贞!”殷文圭提议道。

  杨渥听了不由摇头,这个殷文圭毕竟不懂军事,看来以后像他这种文官的确不适合参加这种军事会议。

  事实上,即便是严可求这个枢密副使,他在如今的淮南已经算是懂兵事的文官了,但他所懂的也只是大略方针,具体的临阵机变他就不懂了。

  所以枢密使的职务还是只能让武将担任才稳妥。

  李神福笑道,“用兵之道,在于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对付敌人。若是按照殷书记的建议,将六万大军平等分为两路,那就是东西两线都不讨好,到时候增援寿州这边的三万人未必能牵制住朱全忠的主力,东线的六万人面对康怀贞的五万人也没有绝对优势,甚至若是一个搞不好,两线同时失败都有可能。”

  殷文圭听了才知道自己出了个馊主意,他看了看一旁闭口不言的高勖,顿时了然,也开始学他不再开口。

  朱瑾道:“殿下,末将觉得,朱全忠如今正处在鼎盛之时,去年一个月内就消灭了赵匡凝,这固然与赵匡凝实力不强有关,但也足以说明梁军实力的强大。此番梁军南下更是气势汹汹,兵力众多;而我淮南虽然已经消灭了钱镠,但论实力,只怕还不能与朱全忠硬拼。”

  “此外,我淮南如今的主要方针就是先统一南方,然后集合整个南方的力量进行北伐。所以末将觉得此时还是稳妥一点的好。”

  “你的意思是我军应该直接去中路,先行挫败敌军攻取寿州的计划?”杨渥有些惊讶。

  他一直都有些防备朱瑾,原因就是因为朱瑾当年也是一方强大的藩镇,全盛时期甚至不比朱全忠差。

  再加上朱瑾与朱全忠有着深仇大恨,多年以来都以报仇为己任,所以每当淮南与朱全忠交兵的时候,他都会提出一些比较激进的意见。

  这是因为他考虑的更多的是他自己能不能报仇,而不是淮南的成败。若是用那些稳妥的办法,虽然不容易导致失败,但要取得胜利却也困难。

  不过这次听他的意见,却是完全在为淮南考虑,这不能不然杨渥感到惊讶。

  他抬头向朱瑾看去,见他面色平静,似乎根本没有留意到杨渥在注视他。

  杨渥也不以为意,不管怎么说,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变化,朱瑾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若是能真心为淮南效力,倒是杨渥的一大助力。

  “正是,末将觉得六万大军直接前往寿州增援,如此以来,不管是濠州,寿州还是西面的光州,我军虽然都处于兵力劣势,但敌军要击败我们甚至攻陷这三座城池都很难。那样的话,要不了多久朱全忠就只能撤军回去,而我军再趁机追击,应该也能小有收获。”

  杨渥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直接去寿州的确是最稳妥的办法,朱全忠的大军不可能在南方停留太久,只要坚守到他撤军的时候再发起追击,也能获得一场胜利。

  不过因为敌军是主动撤军的,只要朱全忠留下来断后的兵马表现正常点,梁军要安然撤回淮河北岸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