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 他当然不是反对派兵来援,但他认为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再派援兵去支援杨渥。
毕竟杨刘南城被围困至今已经有八个多月时间,城中将士虽然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出城袭击过,但如今晋军大举渡河,谁又能保证城中守军不会趁机杀出来呢?
若是万一派出太多援军去救援杨渥,导致留守兵力不足,而城中守军又突然杀出来突袭,导致围城失败,那才是更可怕的后果。
所以最后周本决定,只派五千军队,由王俨俦和周邺二人率领从小路赶过来,一路上尽量避免与晋军交战,宁愿绕路也要以最快速度赶到战场,帮助杨渥加强防守。
这时,原本的梁军大将,后来投降了吴国,如今正在周本麾下效力的霍彦威,此时站出来献计说,可以利用此机会伏击守军。
按照霍彦威的建议,周本召集一半的大军,分批次离开营地,做出去救援杨渥的样子以迷惑城中守军。
等到天黑以后,这些军队除了由王俨俦、周邺统领的五千前锋继续前进外,其他军队则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返回营地,埋伏下来。
这样一来,从城中看的话,就会发现围城的吴军已经减少到只有两万人,这点军队虽然还是多于守军,但已经没有绝对优势了,再加上吴军必须分守各处防线,兵力会进一步被分散。
而守军若是出城突袭的话,却能够集中力量,在局部反而能占有兵力优势。
如此一来,守军众将当即便有不少人主张立即出城突袭吴军,若是能一举攻破吴军大营,不仅能解除长达八个月的围城,更是能大大减轻晋王那边的压力,甚至若是运气好,他们在取得这边的胜利后还能率军前去支援晋王。
如此诱人的计划,当即就得到众将的支持。
然而,镇守杨刘南城的主将乃是李存勖的心腹将领李周,此人性格谨慎,为人沉稳,他可没有那么容易上当。
这八个月围城的时间里,吴军不是没有尝试过设下圈套,希望能引诱守军出城决战。
比如之前吴军大举轮换的时候,就曾出现过极为混乱的场面,看上去似乎吴军的防线出现了重大漏洞,只要守军出城突袭,定能一举取得胜利。
当时也有不少将领主张立即突袭,却被李周果断拒绝了。
此时面对众将的请求,李周依旧断然拒绝了众将的请求,他认为应该继续坚守城池,不能轻易冒险。
可惜李周却忘了,过去他一次次的拒绝早就让众将对他感到失望,许多人都认为他身为主将却如此畏敌怯战,实在是不配当这个主将。
当即就有将领更是站出来道:“以前我军主力还在河北,光靠咱们城中这点守军的确难以彻底解围,所以将军谨慎一点也是情有可原;但现在大王已经率领大军渡河了,若是咱们还死守城池,未免太过谨慎。”
而另一个将领则没有这么客气了,他直接指责道:“大王率军渡河与吴军决战,此时肯定已经到了关键之时,否则那周本也不会抽调围城的大军前往他处。在这种时候若是咱们还一味坚守,却坐视大王的主力陷入苦战,这到底是何居心?”
……
面对众将的指责,最后便是李周也没法再坚持下去。
他虽然是李存勖的亲信将领,但毕竟以前没有重大战功,在资历和威望上远远无法与李存审、周德威等老将相比,面对群情激动的众将最后也不得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