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动四方(2)
作者:四国军棋      更新:2023-03-16 02:24      字数:4042
�要派出更正式的使节来表达臣服之意。

  可惜之后晋国大举来袭,战事又陷入僵持中,再加上李茂贞一世枭雄,让他直接向吴国臣服,他心中也有些不大乐意,所以此事就暂时停了下来;而李从儼也一直留在了洛阳。

  如今随着大捷的消息传来,李从儼顿时就坐不住了,他当即取来笔墨,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打算劝说其父上表臣服,并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凤翔。

  而像灵州的朔方节度使,夏州的定难节度使等,他们派出的使者同样一直停留在洛阳,打算观望这一次晋吴决战的结果,然后再定下一步的行止。

  这些藩镇的实力远远不能与岐王相比,而且他们也没有太大野心,只想保住自己如今的地位,所以早在之前就已经上表吴国表示臣服了。

  不过这一次的大捷消息传来,还是给这些使节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各自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回去。

  总之,一石激起千层浪,吴军大捷的消息很快就引得四方云动。

  ……

  相比于吴国这边的欣喜若狂,晋王李存勖在狼狈逃回河北后,望着眼前仅剩的数千残兵败将,心中悲愤莫名。

  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形下,想要渡河逃命,这其中的危险性李存勖当然心知肚明。

  他知道,一旦被吴军半渡而击,大军折损过半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实际上他在渡河之前就做好了打算,就算损失掉一半的兵力,也要将另一半的人带回河北。

  然而实际情况却更加残酷,最终折损的兵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晋军负责断后的大军崩溃得太早了,未能担负起应有的重任。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却是因为他遭到吴军苏州炮的攻击,在躲避之时却让吴军抓住机会放出谣言,进而导致军心大乱,大军迅速溃败。

  “早知道渡河会遭到如此大败,还不如拼死奋起一战!”他心中欲哭无泪的想着。

  当然,他也就这么一说而已,要是真的发兵反击,以晋军低落的士气,即便拼了老命只怕也攻不破吴军的防线。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军的援军将越来越多,吴军水军对河面的封锁也会越来越严,最终就算想渡河也为时已晚,那样一来损失只怕会更惨。

  不管怎么说,战败已经是既成事实,李存勖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安定人心。

  晋国平定河北本来就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民心远远谈不上归附,若是晋军能一直保持大胜的话,那还没什么问题;但如今晋军渡河与吴军决战,却大败而归,等到消息传出以后,谁知道河北民众会有什么反应。

  当然,相比于普通民众,此时李存勖更加担心的是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们。

  晋国的制度延续了唐末的许多制度,尤其是在节度使方面,更是与唐末类似。

  如今晋国的地盘,大多数都被分割给各个节度使在负责治理,虽说晋王的威权要远远大于唐末的中央朝廷,对地方节度使和刺史都有着极大的制约,但那一切都是建立在晋王手中握有强大军力的基础上的。

  如今晋军大败,那些节度使们会不会趁机扩大自己的威权?甚至趁此机会闹独.立?

  别的不说,潞州的那位昭义军节度使李继韬,此人在之前就已经处在半分裂的状态了,不仅发动兵变囚禁其兄长,更是私自招募大军,意图对抗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