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六句话(2)
作者:西风西      更新:2024-10-13 19:23      字数:3118
��自在人心。另,轿中之人非真。”

  没头没脑的果然是三句话,最后那个不算,可是就是这最后几个字让宋然呆了,什么叫做“轿中之人非真?”难道这车轿之中的人不是宋徽宗?

  宋然就这样拿着这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很容易辨识,是宋徽宗赵佶的字,但是字里行间意思一时之间难于揣摩,就在这愣神的功夫,御街上的车队又开始行进了,牛花没有得到宋然的进一步指示,放着宫中禁军推开了城门……

  车队越行越远,远远的绕向了金营所在的方向,宋然捏紧了手中的纸条。

  “这他娘的水太深了吧,这能不能退票啊,剧本不是这样的……”

  宋然以前通过历史书建立的认知完全崩塌了,在那些历史书中,善恶是分明的,忠奸也是分明的,懦弱与勇敢也是白纸黑字,那会有现在真实这般复杂。

  不过要是仔细的想一想,宋然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即使再公正,就如司马迁、班固,在时代的影响之下,史书的撰写过程中难免会掺杂有个人的意见看法或者时代的印记,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谁真正能够跳出局外去记录呢?

  虽然这亲身经历与历史记载想去甚远,但是宋然还是能够接受的,连穿越这么不能解释的事情都能发生,更何况这些不同,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当是穿了一次假的越吧!”

  从宋徽宗赵佶给宋然的纸条之中,宋然看出了一些端倪,首先是这禅让的非情愿,也就是说,赵佶之所以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不是他想这样的,史书中是说为了逃避,而在宋然看来,这其中恐怕还有其他的隐情。

  其次,关于人各有志的这句呢,赵佶表示了自己的心并不在帝位之上,这倒是可以理解一些,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书法字体的代表人物,可能他的指向在于书法而并不在皇位之上,这是情有可原的。

  再者,就是关于宋然最不解的问题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赵佶说了,前去金营交换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那就是说,现在的宋徽宗只是个替身,既然有替身的存在,就有两个不明的问题了,一是这个替身的真正任务是什么,可能除了替宋徽宗去赴死之外,恐怕还会有些别的东西,当然也可能就只有替死这一个功能,其二,真正的宋徽宗现在在什么地方。

  直到车队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宋然才努力地控制自己不要去想这些烧脑的问题。

  “宋哥哥,刚才是什么情况?”早先藏在另外地方的宋齐其实早就已经出来了,他看到宋然在思索着什么,也没有打扰,现在看到宋然回过了身,才发的问。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反正啊,这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什么不是真的?”宋齐不明所以。

  “对了,叫上牛花,咱们撤了,还有,咱们下给城守的药力恐怕也快要过了,给他们留下些银子吧,别因为这点儿事情弄得差事都丢了而活不下去。”

  “这个我晓得的,都已经安排好了,咱们现在去哪?”宋齐回道。

  “还能去哪呢?回家吧,静观其变。”

  就这样,宋然带着两个兄弟回了宋府,宋府还是没有什么两样,一应事务都有人操心,宋然也懒得去一个个询问这些下人的来历,反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即可,想必问也问不出什么东西。

  老皇帝去了金营的第二天,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从表面上跟宋然认知的史书没有什么不同,金国金太宗,也就是完颜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