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收获季节(2)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4-10-20 10:27      字数:3243
原沦陷之后,就跟着自己兄弟打天下了,他们所梦寐以求的,也不过是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已。

  包括东江镇的士卒,以及这些士卒的父老亲友,绝大多数都是逃亡朝鲜或者登莱的辽东汉人难民,朝思暮想的就是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

  对他们来说,朝廷将鸭绿江以东、大同江以西的土地封赏给他们作为立功之奖励,要比给他们每个人发上几个银元,更令他们感恩戴德。

  这些人中,其实有的已经在他们驻守的地方占了一些土地,但是没有朝廷的旨意,说不准什么时候朝鲜国王派人跑到京师一哭诉,朝廷就会让他们退走。

  如今,朝廷明令将此地赏给了东江镇上下,已经占了地的,今后就名正言顺了,还没有占到的,也在毛文龙一声令下之后,纷纷从东江镇海上各岛以及岸上各城出发,按照东江镇各路事先划定的大致区域和先占先得的原则,跑马圈地,立碑标记。

  一时之间,如今涵盖了近半个后世金家王国的东江镇上下,到处都是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

  而那些不甘于给东江镇占到了田地的将校士卒扛长工、当佃户的辽东难民,则干脆携家带口,跟着如今改了名字之后腰杆都挺拔了几分的孔有德,乘船前往朝廷新设的瀛洲镇守府垦荒屯田。

  所以,九月末的东江镇,人人都是喜气洋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与东江镇的喜庆气氛相应的是,如今的京畿周边也是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

  年初以来,京畿周边遍布的皇庄,以及抄没的阉党田产,多数都种上了如今朝廷农事院大力推广的新型农作物,比如土豆、甘薯和玉米。如今这些高产的作物,果然迎来的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虽然并没有出现后世常见的那种,土豆、地瓜动不动就亩产五六千斤的超高产量,但是土豆、玉米和甘薯也确实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而且以远高于其他作物的产量,征服了朝廷上下和京畿周边屯垦百姓的心。

  整个北直隶辖内的屯垦地区,平均下来,每亩土豆和番薯的产量,都超过了三千五百斤,而每亩玉米的产量也超过了七百斤。

  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高产作物的直隶总督府上下,以及北直隶百姓,人人都相信这是上天的眷顾,是当今天子的圣明,带来了这样的丰收。

  那些分到了土地并且全部种植了新式作物的移民们,更是把如今的崇祯皇帝当成了神仙,人人都是感恩戴德不已。

  而那些因为新式农作物秧苗不够而种植的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麦、高粱米等传统,也迎来收获的季节。

  亩产虽然一如既往地不高,但再怎么说,这也是来此屯垦的移民们的第一次收获,人人脸上都是喜悦的笑容。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知道明末粮食重要性的崇祯皇帝,以及内阁和军机处的大臣们,很是松了一大口气,终于可以不用再为京畿地区百姓冬季的粮食发愁了。

  自从进入九月中旬以来,这样的好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令朝廷上下的所有人,都觉得大明新皇帝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大明朝的国运有了振衰起敝的好兆头。

  京畿百姓知道的有东江镇取得的大捷,还有京畿屯田的丰收,而他们不知道的,或者说不清楚的,还有好几件。

  在孙和鼎从壕镜澳带着火枪火炮以及葡萄牙人枪炮技师返回京师数月之后,孙元化的次子、孙和鼎的弟弟,也终于从壕镜澳带着新购的火枪火炮等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