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往事(2)
作者:
落言gg 更新:2023-03-21 05:50 字数:5185
�还没有看出什么门道,他却能单单凭靠直觉和自己的经验给推个八九不离十,把机关破解个干干净净。
三十年前,于家发现一处古墓,这处墓地坐落在神道沟的山蕉子岭。引起于家注意的起因本来也很平常,于耀彤喜欢旅游,时常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对那些名山大川旅游胜地并不感兴趣,反而是对周边人迹罕至的山林比较感兴趣,常常一人背着包就在这样的山中转悠好几天,对于洞穴、地下裂缝之类的景象尤为关注,因为顺着这些位置深入地下,多半有特别的收获,或许是美丽的石乳风景,或许是发现不一样的土质断层,从而推断出这周围有没有什么古墓存在。那次他来到山蕉子岭,就在一处看上去风水不错的位置发现了一条地下大裂缝,他用随身带着的特制绳索测量,发现这条裂缝竟然深入地下数十丈,扔了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好半天才听到回音。当时他就来了兴趣,感觉这个地方有些意思,于是他深入进去,多处转过后,发现了夯土的痕迹,后来大致测了测范围,能达到的位置这处古墓就超过了数千平,更有一些位置不能测到之处,或许里面还有更广阔的古墓空间。这么大的墓穴,单单靠一个人根本不能够一探究竟,大的墓穴中通常埋葬的也非凡人,里面机关林立,陷阱丛生,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在里面折戟沉沙,于耀彤取了个小心,没有轻易进入,只是在附近留了几处记号,然后匆忙回到了族中。当他将这件事情如实禀告了当时的族长,果然引起了族长的重视,最终派出了数十人的小队跟着于耀彤去探这处墓穴,这其中就有于耀义。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族长对这处墓穴的重视,族中的天才都已经出马,于家对这处墓穴势在必得。
一队人马来到于耀彤标记的位置,沿着于耀彤走过的痕迹,顺顺利利到达了地下,于耀彤曾经止步的地方。于耀义推断这处墓穴的规格是一个王侯应享受的待遇,众人根据这处墓穴的位置,初步猜测是当年齐国的齐武侯的埋葬之地。说起来这个齐武侯可非同小可,在历史的书页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此人好武喜文,可以称为一代儒圣,至今为止,他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第一位致力于系统搜集与保护古代典籍的人,据传他的宫殿中堆满了书籍,里面不乏孤本珍本,很多书籍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可以称为大道伦音,武道圣典。齐武侯百战不殆,称为齐国一代战神,很有可能就是从这些典籍中获得了天大的好处。当然,这与他本身好武喜文有关,若不是倾力搜集典籍,也不一定能得到这些好处。
他死后,当时的齐王悲痛欲绝,曾言“武侯殁,天下殇,倚天柱石一朝倾”,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武侯过世是天下重大的灾难,曾经做为齐国的倚靠一朝就倒了。”本意是称赞齐武侯功劳高,对于齐国来说意义非凡,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因此齐王授意,武侯的墓葬规格可超越其侯位,甚至都已经达到了一国王位的水平,记载其墓方圆千丈,堆金砌玉,墓内的陪葬器物极为丰富、精美,大批珍宝如金器、饰品、玉石器、骨、漆器和丝织品等随其葬入墓中。
想到这里,这一队人心头火热,热血上涌,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肥的墓穴了。这一次说什么都要好好赚一笔。即便是领头的于耀义和于耀彤两人都有些热血澎湃,老夫聊发少年狂,恨不得此刻就已经进入了墓中,对他们哥俩来说,这种感觉已经多年不见了。毕竟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该见识的东西已经见识的差不多了,寻常的墓葬已经再难以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了。
于耀义吩咐手下的几人进行普探,即在纵横方向每隔一定间距打眼,形成方格网,探孔尽量密集,以确保不漏掉。看土这个活手下的人干不了,每次出土时还是由于耀义来辨认,要不然怎么说于耀义是于家这几十年出来的天才,看土这个活,早在于耀义20多岁时已经掌握的八九不离十,技艺就比得上从业几十年的老师傅了,现在经过时间的磨砺,更是炉火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