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正义的代价(3)
作者:红裳小木      更新:2023-03-23 18:37      字数:4143
�有人,也是瑞帝自己。

  现在皇上却好,不动声色,请来两个佛道高人,来敲打他,而刘仁山却一时激动,上来就将请来的两人得罪了。

  那件往事又浮上心头,历历在目,今日一议,说不定要改变瑞朝儒士的命运,想到这里大学士刘仁山就双腿发颤,只是在内心说道“皇上还没有那么糊涂,不会的,不会的。”

  其他文臣见祸从天降,也不由得面面相虚。

  蔡元明此时早就想明白其中的关巧,面色也越来越凝重,瑞帝这轻轻的一句话已将儒、佛、道摆上了擂台,会不会又是一场厮杀,又是一场灾难。

  大学士思忖半晌方说道“佛以出生离死诱人入道,他们所说的无善无恶,叫人一切都不管不顾,如何治得天下;道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所讲大道无情,一切皆顺其自然,只顾自修,也未必能够治天下,因此佛老虽都是劝人向善,但都罔顾人伦,脱离了人道,并非正道。佛老只能渡有缘人,而我儒却秉承孔圣人行大化之教,却是以渡天下人为己任,如此才是正道。”

  瑞帝听罢,点了点头问道“无慧和尚,对此你有何见解?。”

  无慧此时心中已是惊涛骇浪,这个场景他实在是太熟悉,也是皇上召令,令儒、道、佛三家辩论,而后那个皇帝确定以儒治国,同时也决定了灭佛灭道,以至后来种种……

  回想当初,无慧便无意识的看向侍立在周皇后身边的周梦,若不是那人要灭佛,他也不会搅到这红尘中来。

  那时,他虽是佛门少有高智的弟子,但也是意气风发之人,只是他的意气被人利用了。

  正直、正义、热血、单纯这些看似好的品质,但却也是极易让人利用的特点,偏偏那时候,这些特点他都有。

  那时的无慧拥有正义并且自以为自己很正义,他不被利用,还有谁被利用。

  不能明辨是非的正义,是多么的危险!

  于是,无慧不顾当时师父的劝阻,佛是那样的尊贵,向佛是自己的事,你要灭佛,不许我们拜佛,那我便要灭你,怎能忍辱偷生,让佛祖蒙尘。

  而后,随着年纪的增长,见识的扩广,无慧才明白,当时并非所有的佛门都是他以为的那样清静庄严,那个要迫人还俗的皇帝也并非一点道理都无。

  就如刚刚刘仁山所说的,人人都向佛,无人事生产,那么拿什么来供奉佛,抛弃了人伦,没有人口,社会如何持续发展?

  一个清修的佛门竟然敢与当权者争夺户口,与世无争的佛门竟与当权者相争,不灭你灭谁?

  只是这些,当初年轻的他不会想,也不会站在那个皇帝的立场去想,等他明白时,为时已晚。

  无慧为他年轻的那次“正义”付出一只手的代价,还有十几年的内心难安,也许这种不安将伴随着他的一生。

  作为佛门弟子的他,在往后的十几年,内心充满了忏悔,所幸当初利用他的人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并没有危害苍生,否则佛祖都不会原谅他,这是让他唯一有些安慰的地方。

  然而,如今当初利用他的人,却大有将他弃之之意,他的生死不算,若是再来一次灭佛,他有何种脸面去见佛祖?

  当初那人只是强迫僧人还俗,还未大开杀戒,如今的这人,又会怎么样灭佛呢?

  无慧,感到寒意彻骨。

  “大学士讲的不无道理,只是酒色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