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了担忧,然而苏宁却告诉他,这只不过是混乱的开始,京城里的秩序会很快恢复平静,然而天下的秩序却不一定能够轻易恢复,对此蔡邕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似乎是印证了苏宁的观点。
京城里的秩序的确很快恢复下去,然而这种秩序的恢复,只是恢复了安静,却并非恢复了平静,有很多小道消息,开始在更加隐秘的渠道当中传递开来,有人声称,这个刘宏在驾崩之前,希望册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协继承皇位,因为他的大儿子刘辩实在是个轻佻无能的家伙。
然而会长里有这种事情,在儒家士大夫看来,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而且大儿子刘辩的背后,是和太后的两个弟弟,目前这两个小舅子都掌握着朝廷政权。尤其是大将军何进,已经得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支持,包括袁绍曹操在内的几个青年俊彦,都在他那里登堂入室,俨然已经成为他的心腹。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让大儿子刘辩登基称帝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到和家人的反对,皇帝对此显然忧心忡忡,所以他把宦官蹇硕叫到跟前来询问对策。
大太监蹇硕,当然知道何进的厉害之处,所以他的方案也没有什么巧妙之处可言,直接是准备利用以力破巧的办法,所以他为天子刘宏提出的建议是:“如果想要皇子刘协登基的话,那么和建议嫁人是必须要铲除掉的,否则皇子的皇位绝对不可能安宁,除非把皇子交给西边的那位来保护,可是陛下您对他的信任,似乎也仅仅局限在兵士方面,而且我们也不能确定此人的野心,会不会对小皇子构成威胁。”
宦官蹇硕的这番话与历史上的稍有不同,因为苏宁的到来,他们似乎多出了一个选择,然而金子刘红也没有那个信心,将自己的小孩子交给苏宁来负责,所以他还是坚决果断的选择了听从前面的那一条建议,于是他立刻下诏,让何进进宫,准备利用他进攻的机会将它处理掉,然而何进似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在接到命令的第一课,并没有选择听从赵叔,就是他这伤身的等待,皇帝便已经驾鹤西去。宦官蹇硕也由此错失了第一次除掉大将军何进的机会。
而在外界看来,这件事情并不能被完整地观察到,大家伙只知道宫里有人想要除掉何进,而没有想到,那竟然是皇帝临终前想要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击,只可惜这次攻击并没有成功,而大将军何进都在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控制的军营之中,并且很快率领着军队,冲进了皇宫之中,就在先帝的灵柩之前拥立了他的外甥,也就是大皇子刘辩登基称帝。
这一状况显然是宦官蹇硕等人所不曾预料到的,只可惜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想要对此提出反对意见,恐怕就要与天下士大夫们为敌了,他们这群宦官在两次党锢之祸当中,已经为士大夫们留下了极恶劣的印象,如果这个时候胆敢参与到皇权的争夺当中去,那么天下的文人士大夫们,将很有可能群起而攻之,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他们只能慢慢的想办法。
差不多也就在这个时候,蔡邕带着他最新打听到的消息,来到了苏宁的面前。据悉,大将军何进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躲过皇帝与宦官蹇硕的加赛,主要是因为减数的手下有一名叫做潘隐的司马,是他早年间就熟悉的好朋友。所以大将军何进才会在进攻的时候得到对方的爱是惊慌之下,她立刻逃离了皇宫,回到了自己控制的军营。不久之后,他命令司隶校尉袁绍率领5000士兵,冲进了皇宫之中,并顺利的拥立了他的外甥,登上皇位。
宦官蹇硕,对于皇帝的忠诚,的确是毋庸置疑的人,而他的办事效率实在是不够周密,按理来说,一个宦官是最懂得察言观色的,可惜他这位宦官似乎为人也太过粗疏了一些。好在这个时候,苏宁早年间不知在皇宫之中的人物,终于为他送来了另外一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