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第20路诸侯苏宁—17(2)
作者:金戈铁牛      更新:2022-10-16 02:22      字数:11207
��多抄袭的机会。因为苏宁照相的大多数冶炼体系使用的都是分工制,每一个工匠能够掌握的都只是一个生产环节而已,至于整条工序是怎样运转的,他们平时也只能依靠猜测。

  所以除非凉州体系有召唤过来的科学家选择叛逃,否则周围的那些诸侯们,不可能有机会得到完整的冶炼工艺。

  但即便如此,不少诸侯也会选择从苏宁那里购买淘汰下来的武器,以便充实自己麾下士兵的装备库,这样的诸侯会得到士兵们更加热烈的爱戴,因为更加犀利的武器,对士兵们而言,无疑是提高战场生存率的有效加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愿意花钱为他们增添新武器的诸侯,就是在变相为他们的性命着想。一个如此爱惜士卒性命的主公,当然会得到部下们更加死心塌地的效忠。

  而且,诸侯们之间在相互比较的时候,也会经常拿装备的质量说事,在很大程度上,装备越好意味着越有钱,而越有钱就意味着越有面子,所以直接从装备上来看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这支军队主攻的财力物力,是很多谋士和诸侯们都会选择的窍门。

  一旦这种窍门广泛的推广开来,刘备这样的军队就显得不够看了,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还能倚仗关羽的惊艳表现,得到其他诸侯的认可,而且即便是在现有的历史轨迹上,张飞的惊艳表现也足够让世人感到震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军队在整体上还缺乏训练,装备上更是烂得掉渣,而张飞年纪太小,在军队之中无法服众,也不太喜欢认真的布置军队的战略战术——当然,这一点主要是由刘备的师兄高顺来完成,但他即便是和于禁不相上下的练兵奇才,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将一群乡勇训练成精锐的陷阵营。

  所以他们也只能在战场的周围担任总预备队的工作,说起来这也是苏宁的粮食体系当中,划分战场任务的惯用手法,就连苏宁也已经记不清,究竟是自己先提出来的,还是自己召唤出来的那些近代历史军事家们先提出来的。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被分配到这样的军事任务,还能有什么太重要的资格,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发生在战场上的那些事情了,尤其是孙坚和徐荣这对冤家聚首的时候。

  即使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曹操牌应该是徐荣这次主要收拾的目标,原本的荥阳之战之中,正是徐荣的出手,让曹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连赞助他起兵的商人卫兹,也是在那一战之中。

  而孙坚的对手的应该是华雄,但华雄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个在年前被称为叶雄的少年,崭露头角于金城郡的比武大赛之中,随后被武装收归到自己的帐下,然后却在与苏宁的比武当中,输掉了人生当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比试,从此他成为了苏宁的部下,那一战当中,同养成为苏宁部下的还有李傕和胡轸,但是胡轸在之后的几年里不断的疏通关系,终于回到了董卓的帐下,因为在将星璀璨的苏宁身边,他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但是华雄却留了下来,并最终在前不久的战争当中丢掉了性命。

  从此关于华雄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至少在原本的历史当中,那个曾经击败过孙坚,并让他失去了祖茂的家伙,再也不会出现在孙坚面前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眼前的这位徐荣了。

  这条历史轨迹上的孙坚,当然不知道自己和华雄的渊源,也就不知道自己其实在徐龙这里稍微捡了点便宜,虽然虚荣,这个家伙的个人战斗力比起华雄来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在成兵打仗方面,却是要超过华雄很多的。

  所以孙坚在和他对上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取得优势,反而是战阵之中出现了多处破绽,要不是麾下的四大部将个个勇力非凡,再加上长子也在军中,恐怕他早就已经吃下败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