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多事之秋与多实之秋—10(2)
作者:
金戈铁牛 更新:2022-10-16 02:23 字数:4143
赵云倒是对这一点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毕竟他常年呆在工业园区附近,吃出了甘宁之外,对那些科研项目最为了解的军事将领之一,不过现在的他可没有心情和自己的事与美商讨这方面的问题,他可不认为这是一个稳定军心的好方法。
倘若他想要和氏族没拉近关系的话倒是可以和他们交流一番,可惜的是,现在的他被对面的白波军弄的是进退不得。
对方对于地形的利用,已经近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杨奉这个人果然不简单,尤其是在得到了一批懂着逃散的士兵之后,他们的机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让赵云不敢轻易的采取大规模的迂回,于是只能从正面慢慢的寻找机会,这样的战斗进行得十分艰苦,虽然说这里并非什么一手难攻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们这群来自关中的子弟,对于并州人来说,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无休止的偷袭,让他们一度对应对。对于粮草供给线路的不断威胁,更是他们险些丢掉了所有的信心。侥幸的是,苏宁对于运输粮草之类事情也是十分重视的,所以对于方才不大不小的吃了几次亏,如今才不敢保新思达到那方面上去,然而这并不是赵云的功劳,也不是他想要寻找的突破口。
如今能够采取逐渐蚕食,缩小他们活动范围的战略方式,一定是赵云能够做出的最大努力了,倘若没有一种决定意义的东西出现,恐怕这场战斗将会通过浪费时间的形式,最终决出胜负,然而那样的结果却是赵云不想看到的,因为那对于凉州体系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拖累,这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他和苏宁的共识,然而苏宁却只顾着推行他的改革试点,忘记了并州战场,还在进行着这么一场战争。
好在苏宁并不是一个太过健忘的家伙,当条件允许的时候,他的记忆很快就开始提醒他,应该重视一下并州方向的局势变化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军工体系能够为苏宁提供的,将会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虽然它们的物理研究已经进入了19世纪,但他们的兵器生产却仍然停留在17世纪的水平,遂发枪,在经过长达五年的实验之后,终于被批准列装给士兵们。而各种口径的虎蹲炮,以及更加先进的铜铸或者铁铸大炮也被允许成为陆军的制式装备。
这一消息并没有被很多人得知。就连正在东线战场上镇守洛阳的关羽,对此也知之甚少,反而是近在咫尺的王安石在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的保甲法,他认为,训练民兵的绝佳时机已经到来,因为那种碎发枪的使用方式极其简单,倘若能够交给民兵来使用的话,将会在短时间内为凉州体系招募一支,数量不菲且战斗力也相当可观的军队,可惜的是,他的包夹法改革方案,立刻遭到了大本营的坚决反对。
王安石对此大为不满,他立刻与大本营展开了笔墨官司,问题当然被送到了苏宁的面前进行裁决,但苏宁也毫不犹豫的否决了王安石的提议。
王安石不明所以的和苏宁打起了笔墨官司,而且还是公然在报纸上进行的,结果,他投向报纸的相关稿件,竟然被北面房全部扣留,没有一篇能够为了与公众见面。
王安石不明所以,竟然直接写私信抨击苏宁和苏宁,则丝毫不让,比起文笔的老辣程度来,他这位20多年的大学教授也是不肯让王某人专美于前的,于是两人开始了一番激烈的对战。
王安石的保甲法,是主张以自然村为单位将农民的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军事训练,以便培养足够的军事素养,随时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这在后世的几个朝代里,都成为了定制一样的存在,即便到了新中国城以后,民兵制度依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国家的重要军事人才储备和训练编制。
所以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