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军张俊(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0      字数:3316
�,只要粮食和少部分的武器不缺的前提下,就可以抵挡住百倍,甚至是数百倍的攻击,可以长久的守下去。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堡垒,价格不算高,当然了就单位价格上面,这种堡垒价格不低,可是每一个这样的堡垒都不大,跟普通县城的城墙相比,都是十来分之一,这样即便造价够高,他的价格也就是一般的县城的城墙的价格,这才是最适合西北布置。

  防御度高,驻扎的兵力不多,耗费也小,建设费用也小,这也就避免了各种坚城的建设,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赵信离开晒谷场的时候,众多村民依然在议论纷纷,不过更多的是在议论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蒸馒头不是什么困难的,一个人最少也能够做300个,如果稍稍的配合下,甚至是更多,按照10个馒头一文钱,给一个人发每天30文的工资,人工对于这个影响也很少,一个馒头才十分之一文,至于木柴这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的木柴都是在旁边的山上砍下来的,耗费的只是人力。

  未来,伴随着苗家庄的人力紧张的话,可以选择放弃木柴,直接用煤炭的。

  比如说,弄个蜂窝煤出来,后世的蜂窝煤,可是最可怕的发明,直接影响了中国好几十年,从能源紧张的时候出现,一直都用到了能源丰富的时代,就算到了2010年之后,也因为廉价和高效,经常使用。

  煤炭是中国最丰富的资源,蜂窝煤的使用又较为简单,只要煤炭跟黏土混合,然后打击成型,哪怕是在北宋,完成他的制造,也不成什么问题,一个简单的铁质的打击器,就可以生产。

  用蜂窝煤来做饭,价格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还没有块煤难以燃烧的缺点,每个家庭都可以使用、

  河北这里,特别是保定这里,是有煤田的,相对于后世,没有山西的煤田那么丰富,支撑一个小小的村庄,哪怕是后世那种现代化的村庄,也绝对没问题的,拿就可以更加大的降低成本了。

  只有共同利益,才能够走到一起来,让他们赚到钱的同时,赵信也同样可以赚到钱,2.8万个馒头,他可以收获28贯,这还是半天,还是每天的收获,不花多少力气的,这就科技带来的提升。

  赵信没有去多关心,这个馒头是不是有市场,他只是告诉苗远,如果真的打不出局面的话,可以尝试用免费的品尝,如果从表面上看,馒头的卖相很好,可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因为他的味道,不会有多少人会选择,因为价格的关系,这个馒头的价格,比其原来馒头的要高。

  要知道原来的馒头的价格会高,不是说馒头价值过高,原因很简单,馒头卖的太少了,在这样少的前提下,还这么贵,没有多少人买的。

  赵信相信,馒头作为后世的北方,甚至是部分南方的,主要主食,这个经过了历史考验和时间考验,这样的东西,只要有第一个人卖,就有后面的,5万个馒头而已,以这个时间,人们的饭量来说,一顿吃上四五个是没问题的,以整个保州上万的驻军,数万的的民众,这些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的。

  马车优哉游哉的离开了苗家庄,苗家庄这边,靠近官道,再加上地势平坦,从苗家庄到保州城,30里左右的路程,牛车的话,可能要半个多时辰,马车的话,可能只要一半左右的时间。

  一路顺利的,就到了保州,马车上面,有属于苗家庄的印记,还有苗远亲自出马,苗家或许在京城,不算是什么顶级家族,无论是将门,丞相之家,甚至是一些高等级的后妃,都比苗家高,可是在保州,除了零星的几个宗室,还真的没有几个比苗家高的。

  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