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0      字数:3182
�后世墨西哥,甚至把玉米当做图腾崇拜一样的神化,这是其他文明都没有出现。

  以目前美洲广泛的种植面积,只要到达美洲,就可以获得这些种子,彻底改变北宋的粮食结构,最少在几百年的时间之中,彻底的解决掉北宋的粮食问题。

  三国演义开篇就写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起来,是总结王朝的规律,可是实际上,王朝的变迁,更多的是跟粮食有关的,土地兼并,灾害性气候,都会影响到一个王朝的变迁,粮食是根本的问题,是人的本能。

  如果是动物的话,没有东西吃,要么饿死,要么寻找其他地方,人就不行,他们有思想,有手有脚,为了一口饭吃,他们可以付出一切,这也就是农民起义和运动的根源,他们的目的非常简单,要吃饭。

  三大高产作物,在不需要多少改变的前提下,能够把产量提升一倍以上,这个总量会非常庞大,能够养活的人口,也会增加很多,哪怕是北宋这样的出生率,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从一亿人,增加到两亿人,这就给王朝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了,北宋和南宋,并不是因为农民起义而最终灭亡,他是外敌入侵,可是有粮食,有粮食作为武器,再加上其他的调整,王朝的力量一定会更加的强大啊。

  三大高产作物,可以说是改变中国历程的一个可怕的物种,一旦得到,就是战略性,赵信也知道,在这个时代,短时间是不可能的,因为,太过遥远,要得到太困难。

  这个时代,美洲还是一个独立的,被印第安人控制的庞大区域,印第安人在整个美洲建立了恢弘和庞大的帝国,一系列的大帝国,在富饶的美洲建立,早在几千年前,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的文明了。

  印第安人的发展速度太慢了,早在死五万年前,位于亚洲的一只印第安人的先祖,就跨越了白令海峡,抵达了美洲,具体是什么原因,让还处于石器时代原始人,跨越白令海峡,有说是那一段时间,气候温润,整个亚洲高纬度地带,不是那么的寒冷,方便印第安人的穿越。

  更多的科学专家认为,应该是更为寒冷的原因,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

  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横溢,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

  在北宋所在的时代,世界上的主流是黄种人,黄种人占据了亚洲,美洲,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的大部分地方,黑人占据了庞大的非洲,白种人,只是欧洲的很小一部分,欧亚大陆,欧洲在前,亚洲在后,那是因为后世白人的崛起,世界上主流的语言和国家都是白人的关系,可是实际上,欧洲很小,只有亚洲的几分之一大小。

  中国跟美洲之间,隔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这个大洋是如此的宽广,就如同天堑一样,隔绝了双方的交流。

  不是没有办法抵达的,只不过路途太过遥远了,一方面,可以走原来印第安人先祖的路,走陆路,顺着向东北绕行,一直走到白令海峡的位置,然后过海。

  白令海峡是美洲跟亚洲的分界线,却是最窄的地方,最窄的地方不足35公里,最宽的也不过80多公里,这个距离还不如台湾海峡,台湾海峡最窄的也超过1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