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丧心病狂的组合(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2 字数:3141
压吐蕃,再拿下幽云十六州这些辽国领土之中最精华的部分,辽国就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这些地盘,或许比西夏的大,可是也抗不了多久啊,一旦北宋恢复了汉唐江山,那么辽国就真的是游牧民族了,完全无法用的中央上国的名头了。
铁桶阵和水泥,成为整个北宋最可怕的军事武器,这两者之中的核心就是水泥,这一点,辽国和西夏,还是用了很长时间,耗费巨大才得到。
水泥的廉价性和出色的性能,可以跟北宋的防守能力珠联璧合,让这个武器成为了北宋的首选的,北宋也知道,在跟西夏和辽国战斗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取胜的关键。
北宋的优势是什么,守城,可是守城,总要有城可守吧,深入内部,大城林立,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都攻不进来,甚至金国突然袭击,攻破了开封,可是最终止步于长江前方,中原庞大的国土和一个个密集的城市,让游牧民族的铁骑,无法顺利的进入,金国如此,蒙古同样如此,不是来自中东的回回炮的出现,或许他们面临着城市的铜墙铁壁的,依然只能够望洋兴叹。
在这个时代,辽国和西夏的攻城能力,还没有后来金国和蒙古的高度,北宋和西夏的争夺,更多的就是在边地,在一些草原和荒漠的地区,一些战略要点的争夺,几乎是几次反复。
北宋如果取得优势,就会建城,固守一片区域,把防线和战线,大大的向前推进一步,西夏如果取得优势,在攻破城市之后,第一个选择就是毁城,有些地方,往复多年,城市建设和毁掉,不知道多少。
北宋军方都知道,只要把城市建设好,连成链的话,西夏根本攻不下来,这是任何一个低级军官都知道的事情,可是偏偏,北宋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建设一个城市,耗费巨大,要坚固,不但使用各种砖石多,糯米浆还有人力也相当的庞大,除了城市,还有驻军,1万人,可以抵挡住5万人的攻击,可是超过5万人就很难了,单独一个城市就靡费巨大,如果驻军够多的话,那就更多了,这也是北宋后期,仅仅是一个西夏战场,每年耗费就超过3000万贯的根本原因。
现在,水泥出现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粘合性很重要,可是廉价才是重点,水泥砂浆的价格跟黄泥桨差不多的,红砖的产量和廉价,比起土砖,只是稍稍上升了一个档次,这样的情况下,建城的成本,就在农户人家土胚房的基础上面,上升了不足50%。
这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还是贵啊,因为哪怕多了50%,也不是普通农户能够承担的,一文钱要掰成八瓣来花。可是对于北宋来说,便宜啊,建城的费用,可能只是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一加一不等于,再加以也不等于三,说的就是这样。
同样地块,建设一座城,跟建设三座城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座那叫扼守要害,很容易被大军集火,可是三座城,不但驻兵的密度增加了,防御强度可不是3那么简单,各种战术更加灵活,三点成为一个固定的点,并且成为了一个防御面。
点的防守,容易拔除,可是面的防守要怎么应对呢?面对着体系化,互相呼应,完全可以以任何一点为固定的支撑,吸引敌军,然后另外两点,或者包抄,或者破袭,中国的兵法韬略之下,能够做的手脚,能够产生的变数,可就巨大了。
水泥和红砖,可以把以前建设城市的费用,降低三成,这一点,对于大规模兴建西北防御北宋来说,是天然的好消息的,哪怕没有棱堡,水泥的出现,让本就适合守城北宋,现在就更进一步了。
赵信就这么的算了么,他深深知道,封建社会,无论是汉唐还是北宋,他们在防御上面,都是有误区的,他们不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