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炼钢和淬火(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8      字数:3105
�明,也是没有什么重要意义。

  薛玉抵达的时候,赵信的这个实验,正好进行到了比较关键的程度。

  赵信根据不同的比例,测算,然后对于失败的产品进行扫描,通过卡牌系统,大体上分析出了一部分的数据,然后根据成功的和失败计算,最终测算出了不同色泽,性能生铁的一个大体上面的含碳量。

  这个含碳量,远没有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几位,可是有一个大体上面的范围,0.5%以内的误差,已经可以实际上进行了。

  这个基础的数据,会通过不停的实验,不停的记录和计算,而变的越来越精确,可惜这个工作不可能交给别人来做。

  哪怕是最简单一个比例的计算,如果是有精确的数字,四则运算,这对于北宋来说,有些难,一些精研的人,未必算不出。

  可是赵信要的是一个概率,一个混合,一个模糊,根据一些数据,最终给出来一个相对精确,误差较小的,这就只能够使用高等数学,或者数论的方法。

  这玩意,就算是在后世,一个出色高中毕业生,都不太可能做出来,更别说这个时代,整个大宋,懂得这个计算的,只有赵信一人。

  得到了薛玉确切的消息之后,赵信却不能立刻离开,因为这个炼钢已经到了关键的程度。

  在经过了众多铁匠的磨合之后,加上赵信数据,出钢比例,已经从最开始的1%,提升到了50%,这已经让铁匠们喜出望外了。

  这些铁匠,都是附近的,或者是从禁军之中来的,后者在整个北宋,已经称得上比较精锐的那种了,可是跟工部局的相比,差的很远。

  一个大匠,或者是领匠之类的,在打造精铁的时候,能够有3成,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他们却可以达到五成,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部分人都达到五成,他们兴奋不已,就只是凭借着这个,他们的级别就能够升一升,就算是回到军营之中,月俸也能够升一升。

  才5成这算什么,动用了数论,练废了最少500次材料,虽然每一次不多,人工和原料的消耗也不少,才5成,这太低了,好在,经过大量的累积,数论和概率这种东西,累积的数据越多,最终的结果越精确,钢铁,不同于后世的特种型材,必须要精确到小数点之后好几位,不过是2%左右,甚至还有差不多1.4的误差范围,这还能只有5成。

  赵信继续下去,他负责数据计算,让铁匠们也凑到一起,回想一些经验,争取能够解决掉问题的。

  终于,通过比对,计算,大体算出来各种各样的生铁的含碳量,用熟铁跟生铁褶皱打造,计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用模糊的方法,给出了一定的余量,给了一个比较完整方法。

  包括了大部分的身体和熟铁的配比和混合方法,也把打造的步骤,给精炼了,减少了没有意义的步骤的,要求每一次都达到一定的效果,节约人力成本。

  这样下来,效率显著的提升了,以前打造一件兵器,可能需要三到五天,一些比较贵重的宝物,甚至需要十来天。

  拿落月弓作为例子,单纯他的身体,都不是一次性成型的,在天然陨铁之中,经过了几轮,去掉了杂质,并且逐步的敲打成型,现在,哪怕是精铁,最多需要4个时辰的时间,这比起以前,大大的减少了。

  减少的时间,就是成本,这个北宋还没有意识到,可是后世在无数的论文之中都表述了,人力也是成本,生产的越快,实际上,是减少了这个成本,变相的让成本降低了。

  就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