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8      字数:3091
��赚钱就是其次的,关系和消息才是最重要的,一个高档的饭店,是一个巨大的名片,可以以此来撑起一个巨啊的关系网。

  在苗家庄的时候,赵信只是出于的兴趣,传授了苗家庄的厨师炒菜,味道不错,可是品相上,就不是太高了,好在,这里是大名府,各种厨师不知道多少,他们只要掌握住炒菜这个核心技术就好了,刀工和美观效果之类的,都可以交给其他人。

  炒菜其实没有那么难,一方面,必须用油,回带来更高的温度,在短时间把菜炒好,然后最大限度的留住的饭菜的味道的,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用大火。

  这个时代,还没有油气火,可是用了精煤加上一些鼓风机之类的,也勉强可以的,接下来就是熟能生巧和控制。

  在招募了一批厨师,把苗家庄带来的几个作为大厨,固定了一批菜品,以猪肉,牛肉羊肉为主打,兼顾了鱼,在北宋这个时代,还是蒸煮这样为主的前提下,红烧和爆炒成为了这个酒楼的一个名片。

  另外一方面,暂时,先购买一个现成的酒店,先把这个菜肴给做起来,未来一旦形成风潮,大名府第一楼的计划,也就会开启。

  那可不是樊楼这样,听起来高,实际上,却只是几层小楼的酒店,那是真的高,最少是10层的结构,最高会超过40米,分成普通大厅,三层底层,三层中层,和最高三层,不同的层次,都需要不同的资格。

  或者是财气,或者是官位,或者是才气,总之,又要上档次,又要分出来不同的层级,如果说,能够把玻璃和灯具这样的东西弄出来,那才是真正的豪华。

  想想明窗净几,并且灯光特别的酒楼,再加上不输于樊楼的名菜,会让大名府产生多少的风潮。

  馒头包子店很快就开启了,暂时,量不是特别的大,由几个心腹负责掌控纯碱,剩下的,就在的本地招募,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就顺利的开起来了。

  跟保州差不多,甚至比保州还要稍稍的好一点,原因很简单,大名府这边,更加有钱,闲人和达官贵人更多,甚至有些人去过保州,吃过保州的特产,馒头包子就比保州的推动,多了一层基础。

  最关键的是,大名府人更多,最少是保州的10倍以上,交通更加的发达,大名府本身就是扼守运河交通的要道,每天在大名府经过的南来北往的船只,几乎是保州的10倍以上,流动人口也相当的多的。

  肥皂也差不多,都是质量取胜的东西,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噱头什么的都不多,只要是使用,就肯定引爆的。

  跟馒头包子微微不同的是,肥皂的生产还是放在保州,因为它是劳动密集型的,如果未来,当苗家庄废弃的时候,可以迁移到大名府,更可以放到未来的营地之中。

  这两个没有神兵利器那么的引动风潮的,只是悄悄的开始销售,但是每天的业绩都相当的厉害,在潜移默化之中,很快就达到了2000贯左右的程度的,如果按照保州来推断的话,可能最终能够达到6000贯左右,会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金母鸡,给赵信提供资金。

  而另外一方面,经过了10天左右的酝酿,4把神兵利器的拍卖,重于落下了帷幕,潘家,郭家,杨家分别得到了其中的三把,另外一个是被大名府留守拿到的,他不是将门,却也是参知政事一级的高官,没有多少人跟他抢的。

  最终的价格是3300贯,3500贯,3800贯和1800贯,每一个价格,都超过了赵信的估计,只是4把就完成12000贯,给了一定的宣传费用,1000贯之后,赵信得到了1.1万贯,这些钱,用于初步的奠基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