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乱的朝堂(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8      字数:3145
�更别说中低层官员,整个朝堂之上,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卷入其中。

  特别是中层官员,甚至是底层,刚刚通过科举和磨勘,进入到了大宋中央序列的官员,他们更是如此。

  哪怕他们在朝堂之上,只是一个透明的,根本在这件事情上面,排不上用场,也被拉拢,没办法,病急乱投医,中央的这些中低层官员放在地方上面,妥妥的一个大员啊,再说了,谁跟谁没有关系,谁跟谁没有点联络,万一钓到大鱼了。

  整个朝堂混乱不堪,甚至有些人使用阴谋诡计,把一些人拉下水,仁宗并不着急,他终于看到了赵信所说的那种协调,那种掌控力。

  8个位置,就代表着八股力量,他们单一的力量,谁也不可能超过仁宗去,就算是结合下来,在目前来说,也不一定能够超过。

  这就存在着制衡,只要有制衡了,皇帝也就是可以游刃有余的控制了,而通过一定的调整,让他们把力量向一个地方用,这比以前好的多了。

  甚至连觉都可以睡的安稳一些了,因为八个人目的是一致的,那么他们或许有一定的合作,可是彻底的统一在一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的话,就算是宰抚一类的大臣,全部都卷进去,也不担心所有力量向一处使。

  北宋的皇帝,没有清朝皇帝的杀伐决断,更没有他统领全局的能力,他更多的是妥协,太祖太宗颁布的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这句话,在几十年的时间之中,已经深入人心。

  宋朝对于军队的打压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因此形成了宰抚执政,到现在,宰抚所拥有的力量,几乎可以跟官家,甚至可以说压倒官家。

  如果整个中枢都反对,就算是皇帝,也做不到独揽超纲,一人决定。

  现在,只要这个举措继续下去,朝堂上面,将会分成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势力,看起来是混乱了,也容易产生内耗,可实际上,仁宗对于朝堂的掌控更加的深入了,他甚至可以通过一些关系脉络,对于朝堂上面的事情进行控制,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扯皮上面。

  控制力大增,可是仁宗并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沮丧,这一切是什么换来的,唯一的儿子,失去了皇位继承权的代价,虽然说,赵信有信心,也有所谓的仙术,挽回局面,可是那是一条最艰难的道路,任何一番不是,都会万劫不复。

  甚至贵为皇帝的他,在事情被揭露出来之后,恐怕也不得不站在对立面上,那是违反了北宋立国的根基。

  根基之所以是根基,是几十年形成的惯性,动摇了他,除非能够在一个新的平衡点形成一个支撑,否则,就会破坏这个平衡,造成的连锁后果是可怕,这种情况下,仁宗如果选择支持赵信的话,肯定会让朝堂混乱的,疯狂的势力,会让仁宗都有些难受,不利于朝堂的平稳。

  合理的做法是,在背地里面支持,在表面上反对,正是这种心态,是仁宗的心中那是刺痛,连儿子都保不住,还要依靠儿子来退出,来维持整个朝堂上面的均势,这种皇帝当的真窝囊。

  朝堂上面的事情很简单,看似混乱不堪,实际上是病急乱投医,人选问题,他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也跟宰辅们进行了沟通,也大体上面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圈定的范围,早就不是400个之多,很多人,在入围的一瞬间,也就失去了竞争的资格。

  看似公平的选择,实际上有众多的不公平,宗室们出身,看起来是一样的,都是太宗的子弟,大部分都是太宗的重孙一辈,也有少数玄孙,可是父母,亲属,甚至是母系的区别,都会给他们不同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