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没有人会同意,可是如果说辽国对西夏开战之后,那就不一样了的。
之前不知道这个情报,中枢方面没有准备,按照赵信的说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只要他到了陇西,并且拥有独立成军的权利,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趁机利用这个机会,对战局进行控制,不说让辽西打到死,趁机削弱西夏是可以做到的。
北宋更希望的是西夏被削弱,这一战之中,哪怕是西夏赢了,他也没有趁机削弱辽国,反倒是让辽国逃过一劫,成功的挽回了损失。
西夏在三国之中的,势力比较弱,可是相对于河北那边,比较完善的城防来说,西夏这边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历史上的北宋,错过了这个机会的,或许是因为信息不畅,或许是因为在争吵和犹豫之中贻误战机,可是现在,赵信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肯定不会就这么的放过了。
为了辽国,他愿意把一批步人甲,还有大量弓箭和粮草都弄过去的,在长弓投入了之后,军中的劲弩,是要逐步的裁撤的,未来,会在弓箭社和部分军队之中,保有一批精锐的狙击弩手,剩下的的,都会用长弓代替,这一部分,就可以给更换出来。
这部分的数量非常的可怕,保守的估计,整个北宋,各种劲弓的保有量,大概在150万到200万之间,当长弓取代这些弓箭之后,这些弓箭除了一小部分,因为再也没有使用价值,而必须要淘汰之外,其他的那一部分,必须要处理。
依照北宋原来的方法,换下来的武器,往往会就地销毁,因为这个会资敌,连普通的铁器,都很少的向辽国和西夏提供,这是贸易之中必须要禁止的,直接走私武器,是会超过底线的。
可是见惯了后世的军火交易,一款淘汰的武器,如何让他获得现金价值,才是关键。
美国就是这样的佼佼者,只要代差出现,即将淘汰,或者是说有了更新型的武器,他们的一些原来型号的武器,就必须要卖出去,寻找买家。
这样,在更换武器的时候,不但不会产生浪费,还会产生收益,这部分收益不能算很高,却比白白的浪费强很多。
可是这个理念,在这个时代不认可,哪怕是再差武器,也不能这么搞,连铁器都制作不出来,这会让宋军拥有很大的优势,给他们这些武器,不就是让他们的实力大增么?
实际上,武器出口,并不单单是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大量挤占对方的经济,当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收入都购买了武器,就没办法购买别的东西。
当然了,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武器要足够先进,要足够强,比如说,美国在拥有f22的时候,开始大规模的销售f16和18,这是基于f22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的f16和18。
如果说,代差没有形成,你开着f14,还是那种的重载改装的,而老美用的f16和18,就是一个指挥和运用的问题。
北宋的所有武器,跟辽国和西夏之间,没有形成代差,或者说,有强弱之分但是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下,这种东西不能卖,因为本身就如狼似虎两国军队,在获得了更好的武器之后,就会如虎添翼。
现在,长弓和短弓,已经形成了代差,这个差距还不小,特别是棱堡的出现,又放大了他们之间差别。
站在棱堡上面的长弓,比起短弓来说,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利用这个耗费对方的力量,又没有用,用短弓攻克棱堡,就算没有长弓坐镇,都很难,更别说还有划时代的长弓,这种情况下,把这些要淘汰的短弓拿出去,换取钱和资金的话,应该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