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9 字数:3079
�本上不太可能的事情。
另外一种就是,找一个不出劳役的对方,这些地方不是普通的道或者州,是边境军州,只要这个军州不遭遇战火,他们就不会被征招,一般而言,边境军州的军队,也不会随便的调动。
可惜,这样的好事情争夺的人多了,轮不到他们。
赵信的出现就是一个机会,定海军啊,不是在辽国边境,也不是在西夏边境,这是一个靠近海边的边境,从某一种的意义上面说,这是一个很安全的所在,恐怕北宋都陷入战火之中,这里都未必,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或许对于别的工匠而言,还需要挑选,等待定海军的征招,可是这些已经在这里的铁匠们,纷纷放弃了回归的想法,想要加入定海军之中。
对于这些,赵信是来者不拒,可以说,跟随者韩琦来的铁匠,七八成都被他征招了,这个数量很多,大概有180名左右的铁匠,还有400个铁匠学徒。
这些人先跟随着赵信前往定海军,当定海军的一些户籍和文官到了之后,就会给他们办理一些手续,只要这个手续完毕了,就可以成为定海军的一员。
无论是招募的,还是跟随着的,他们都相当的听话,也都按照赵信所说的去做的,不但是在试验尝试的过程之中,也在搬迁的过程之中。
苗家庄这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首批出发的铁匠们,已经开始打包好了东西,要搬迁的东西不多,除了随身携带的工具,就是一些个人物品了。
前往的大名府,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同于的肥皂和馒头,这是注定要风靡整个大宋的生意,大量的出色的铁器,还可以提升的整个大宋的生产效率。
进入到了铁器时代之后,铁质工具的使用,增加的生产效率,可是铁跟钢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特别是对于农具来说。
钢比铁更加的锋利,也更加的省劲,使用的材料也会更加的少,同时使用的年限会有很大的增加。
不过,在没有科学的方法,并没有认识到钢和铁到底有什么区别的时候,从铁到钢,不但需要耗费巨大的劳动,也需要机会。
材料之中一点碳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算是千锤百炼,甚至是千锤万炼,也不可能把铁变成钢,这是自然规律。
赵信的出现,首先,跨越了这个过程,他不但知道铁跟钢之间的区别,同样知道一些冶炼的方法,直接让在北宋开启了钢的时代。
生产力,永远是发展生产的第一个要务,要提升生产力的水平,那就必须提升工具,从普通的木质或者石头工具,到青铜器,再到铁器,这些提升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实际上,最大的变革还是在近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出现,取代了原来的水和风等简单能量的运作方法,把自然燃料转换成动能,极大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于从材料上面进步的结果了,工业时代,如同一艘可怕加速的猛兽,冲掉一切,发展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未来,赵信在北宋,肯定会开启这个蒸汽机为主体的工业革命,对于世界上各国来说,没有比中国这么有利的条件了,因为煤炭储量绝对是世界第一,这本身就拥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同时,靠近的东南亚地带,还有橡胶。
只不过,有没有大量生产和种植,这成为了关键,不过就算没有橡胶,赵信也可以通过卡牌系统,合成出合格的物品出来。
在苗家庄又等待了2天,其中已经分批触发了2个船队,都是10艘左右200石帆船,因为铁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