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3 字数:3089
�500吨以上的水泥,还有数十吨的钢筋。
虽然说,水泥生产较为容易,那是跟钢铁比起来,投入巨大,还需要特别的资源,就算是兴建大规模的水泥厂,估计能够勉强跟钢铁差不多,年产量500万吨。
这样的水泥产量不少,可是能够的建造多少公里道路,1万公里,很多么,不多啊,5条1000公里的道路,就要把全部都耗费,更别说,其中,桥梁,道路,还有其他方面的花销。
可是如果铁路来代替的话,就节约很多,一公里30吨的钢铁,最多使用一点点水泥,底部要硬化,还要铺设枕木。
马拉火车,就不能够如同后世铁路那样,枕木加上底下的填充材料,要跟有轨电车那样,几乎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种,防止马受损。
这都不是问题,哪怕是硬化,甚至是在下面埋设部分的枕木,上层填充,防止马受损,这些耗费的,可能只有公路几分之一。
未来,在水泥厂和钢铁厂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公路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可以四通八达,并且很方便,改造之后的特殊的四轮马车,也不比这个马拉火车差多少,最多是有一点点的差距。
不过到时候,只要找到合格的密封材料,蒸汽机的项目,应该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了,正好无缝的跟这个对接。
一次性出产100吨的钢铁,工字型的钢铁,又不是很困难,至于枕木,定海军原来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密布着树木,赵信虽然不会彻底的砍伐完毕,但是砍伐一部分,用于枕木也是没问题。
很快,原料送来了,这些按照标准,12米为一个根的工字型钢,经过了特别的打磨,显得特别的平整,一共500跟,大概是6000米左右。
赵信早就找好了人员,准备安装,甚至恶趣味的选择了中型马的屁股,把两个马屁股之间的距离来选择。
当然不可能是后世的标准的1435,而是稍稍的放大了一点,达到了1495毫米。
赵信这个时候,还忍不住恶趣味的想,千年以后,会不会还流传着,以马屁股作为标准的传说。
铁路的施工,没有多么的高大上,把铁轨并列到一起,在一定地方用铆钉,或者其他部分连接起来,尽可能保证铁轨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越是平,它的摩擦系数也就越低。
这些,需要一些精心施工的师傅,才能够达成,赵信简单的要求,看到铺设的第一根之后,就满意的离开了。
他前往了车辆厂,这个也是新成立的单位,是从工匠之中,找到的一些的,有过木工经验,并且有一些,甚至精通打造马车人中间选出来的。
马拉火车,肯定不可能选择木质车轮,在马拉火车的高强度高速之下,木质的车轮,很容易就被磨损掉。
只能够用钢轮,赵信当然不可能懂火车,但是自行车他懂啦,轴承,润滑油,钢珠,这些东西连在一起,就构成了自行车的主体的,虽然,现在,无论是钢铁厂,还是定海军,要加工这些东西并不容易,可是他还是集中了大量的能工巧匠。
如果技术不能达到,就用数量来堆,就如同之前定海币那样,堆也把他堆出来。
不过,这个火车的技术含量,当然不能跟后世相比,因为不存在动力系统,纯粹依靠马的力量来的拉动,在前面,会有一个制动马位置,类似于后世四轮马车,有一个转向轴,之后,就是类似于拖车一样,有四到八个轱辘,可以被拉拉着快速的跑。
轮子的订单,已经交给了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