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6 字数:3191
p;防御这玩意,就是放在那里的,指标一说就好了,可是攻击这种东西,要怎么评价,哪怕韩琦把长弓说到了天上,在演习上面,也表现的很好,甚至有保州之战的经历,歼灭几千的叛军的经历,可关系到了整个大宋禁军的军制,怎么可能轻易的改变,能够默许韩琦,在西北做出改变,已经是极限了。
可是现在,4万禁军,在野战之中干掉了3万铁鹞子,而且是自身无损的全灭,不管有多少的前提条件,但是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因为种种情况,打了很多的折扣,单纯这一点上面的,就已经证明了可取之处,这可是军职的提升。
贾朝昌越看越心动,顿时一通的来写,很快的,就把这一项给补上去了的,他是枢密使的缘故,甚至很多步骤都可以省去,就可申请一笔资金来。
按照韩琦的说法,这个长弓耗费的不多,好像在枢密院就有留存,如果真的不多的话,枢密院就可以提前的开始,至于全部的换装,必须要等到三司给钱了才可以。
贾朝昌把主意打在了叶清臣的身上,叶清臣最近也有些头疼的,他正在头疼钱的问题的。
按理说,伴随着铁料和各方面的减负的进行,三司的财政支出大大的减少,再加上赵信支援给仁宗的一些资金,几乎大部分都被叶清臣拿走,作为的启动资金。
在经过了上半年的大规模的支出之后,后半年开始大规模的回笼,三司的财务状况终于好转。
没庆历四年,对于三司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变化巨大。
三司终于扭转了以往的情况,把赤字彻底的去掉了,刚开始使用铁料和节约开支的时候,很多的资金并没有真正的减少起来,毕竟是拨款出去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还较为加强。
可是慢慢的,这些行政拨款,都是固定的数量,节约的幅度相当的惊人,三司终于有了大规模的款项趁机下来。
这时候,叶清臣很自然的,就开启了新的项目,一直都在他心中,却没有执行的大型水利建设。
本身,他准备动黄河的,大凌河的建设,是一个重点,也算是为奔腾的黄河上面,拉一个配上一个马鞍,可是赵信的提议,他还是上心的,黄河太过重大,必须要小心从事,一旦贸然上马,一旦失利,那可就影响大了的。
黄河流域,河南府,汴梁,应天府,还是整个京冀地区,还有河北,这些区域,无不是北宋政治军事,都非常关键的区域,万一黄河决口,那么后果不看设想。
赵信的提议,还是说服了叶清臣,大型工程的可怕,京杭大运河这个造福千秋的工程,不就是隋朝灭亡的号角。
虽然说,北宋现在,有了钱,却也不是可以上马这些项目的时候,必须从长计议,先从零散的地方进行修补,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再来大的工程。
大笔的资金,当然不可能躺在账面上面,这一点,赵信也非常的清楚,所以,在否决了叶清臣的这个黄河计划的时候,也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计划,那就是北方的综合治理。
河北,山西陕西,这个在古代,算是跟中原并列的地方,特别是山西陕西,这个被称为关中,是唐朝和秦朝的龙兴之地,这里几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可是千年的时间流转,让本来富庶关中平原不堪重负的,过渡的耕种,加上一些保护不利,本来应该是丰美富庶的山西陕西,变成了黄土高原的雏形,水资源严重紧缺。
虽然有黄河,还有众多的支流,可是气候和本身条件的变化,却让情况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