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6      字数:3093
�州合约的根本原因。

  不管后悔不后悔,西夏已经灭亡了,辽国在吞并了西夏之后,明面上面的势力是大增了,这种情况之下,些许的资源,应该就没什么了。

  事实上,西夏控制在辽国的手中,没有控制在元昊手中那么的可怕。

  元昊是什么人,那是一个疯子,偏偏他战争意识和运气非常的强,几乎可以说在整个仁宗时期,西夏的威胁,比辽国更大的。

  现在在西夏灭了之后,对于北宋而言,从辽国手中获得好处是必须,辽国和西夏,什么最多,就是牲口,这些是北宋最缺乏的。

  而一头牛,对于辽国而言,可能就是一贯钱而已,甚至还不到,现在可以卖到1.5贯,等于一头牛最少可以多获得六七百文。

  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的,这对于辽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他们有更多的钱,在整顿武备,甚至可以换到北宋的装备。

  在辽国看来的,他们的战斗力是在北宋之上的,再获得足够的装备的话,效果可是一加一大于二,可是辽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次交易,他们获得的好处并不多。

  表面上看,北宋在这一次交易之中,获得了大量实际的利益的,单纯是交易,就是五六倍,一头牛最少可以获得10贯的收益,可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一头牛只是能够提供10贯左右的作用么?

  如果单纯是吃肉的话,或许差不多,在辽国也就是1贯左右,在北宋,要昂贵许多。

  在北宋,牛是重要的物资,可是牛肉还是有价格,一斤牛肉的价格要超过羊肉,在200文以上,一头千斤的牛,杀了吃肉,也在500斤也上,单纯肉的价格也高达10贯,还有牛皮,牛角,牛骨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把价值结合到一起,就会展现出不错的价值。

  进口大量的牛,把他杀了吃肉,那是21世纪才有的事情,这不亚于杀鸡取卵一样的短视。

  牛,最大的用途不是吃肉,而是农耕。

  农耕社会,最关键的就是各种适合农耕的牲畜,有牛跟没有牛,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头健壮的耕牛,它的工作效率极高,大概是人力10倍。

  用牛来耕田的话,需要一定犁,也需要一定的人手来控制,牛不会自己去犁地,这样扣除一到两个人,也最少是三四倍的样子的。

  对于生产力的提升是巨大的,同时牛车也是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工具,更别说牛车虽然比不上马车,却也是大宗东西运输的最好的东西,一头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可以做到的事情是很多。

  按照现在,整个北宋的农田开发情况,100万耕牛,等于是提供了400万的人力,还不会有较大的投入,在整个北宋的层面上,是对于基础的巨大的提升,增加粮食产出,增加总体效率。

  北宋缺乏劳动力,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平原地带,可以说占据了后世最精华的区域,按照北宋8亿亩的数量来说,应该还有大量未被开垦。

  一些劳动力缺乏的地方,因为劳动力而造成了平均亩产的降低,只要这个牛马进入都了中国之后,再通过政府的层面,安排下去,北宋的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农业是什么,是基础,为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有这么庞大的人口,面积只是一个方面,发达的种植技术,可以让较少的土地上面,养活更多的人,有了粮食才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