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来信(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6      字数:3077
��出现,让北宋,提前的进入到了钢铁的时代。

  的相对于用几十年,甚至百年才能够成长起来的木材来说,钢铁是最容易成型的,并且性能更加的出众,可以承受着大海之上惊涛骇浪的侵袭,不至于在狂风暴雨之中解体。

  龙骨的好坏,直接的决定了整个船只的抗沉性能,拼接龙骨的大船,在风浪之中解体,成为了在古代,最容易沉船的原因之一,当大自然用无穷的力量,对船进行攻击的时候,组合龙骨往往承受不住这个巨力,而断裂,最终解体。

  赵信如果不是怕跑的太快了,有可能扯到蛋的话,说不定,就直接上全钢的船了,可是这必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就是因为整体的比重这个问题,这也是让钢能够浮在水面上的根本原因,浮力这个问题,很是关键。

  本身预计,在庆历五年的时候,第一艘经过了改装,拥有远洋海船态势的还穿就会出现,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改进,西夏变局出现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铁路,这个本身在略微靠后一点的计划,不得不提前了,西夏变局,已经足以影响到整个北宋了,哪怕是为了北宋不损失利益,并且保证逐步的向好,赵信都不得不走一步。

  按道理说,赵信如果目的是拿下的整个北宋的控制权,那么削弱北宋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为以后减少障碍。

  可是赵信的目标更大,是为了整个民族和种族的崛起的,北宋越强大,生产出来的财富越多的,未来基础就越好,至于阻力,当热武器席卷一切的时候,当周围,所有强大的国家都被拿下来的时候,睿智的北宋朝臣,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的突然转移,带来了众多的变化,本身投入到的船用钢的生产,被削减到了只剩下龙骨的研究,剩下的,全力以赴的投入到铁轨的生产之中。

  1000公里铁路,使用的钢材数量巨大,再加上附属备件,也就是定海军冶炼厂能够提供如此的可怕的产量。

  在产量没有爆发的时候,制约铁路的建设速度的,永远是钢铁的产量。

  布局铁路,就不能只选择一条,汴梁到陇西的铁路,是必然要第一时间保证的,通过这一条铁路,增加对陇西,甚至是未来西域的控制力,到未来逐步蚕食,拿下河套平原之后,单纯依靠着河套平原,北宋就进可攻退可守的。

  另外一方面,在跟辽国达成1000万,甚至是未来更多的一个牲口交易的得前提下,这一条铁路,就有了建设的可能性,会获得巨大的支持。

  钱虽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却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的,一些可能会遭到的阻力,在巨大的价值和利润面前,将会不复存在。

  牛马等牲口,就是最大的利益,或许,当北宋,各种的牲口都饱和了之后,会降低利润,但是在初期,最少说最初10年之中,北宋最少可以承受3000万头以上的牲口。

  一个地皮和的修建,还需要众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只要一个大前提存在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那就是持续不断的交易。

  赵信大概是10天之后,接到了正式的通知,准许他前往东京汴梁,但是一些规则,还有仪式之类的,也要遵循,从成为定海侯之后,他就不再是皇子,以前皇子的所有东西,都不复存在。

  10天的时间,赵信把一些必要的事情都给安顿好,定海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快节奏的工作体系,可是每天需要注意的东西还不少,必然会产生反复和效率下降的问题,这是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没有办法。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