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人短视(3)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6 字数:3101
这些就算是在21世纪,都是不可能量产的东西,都是纯粹的人工,少量使用机器,进行调整生产的。
可是有一些,比较规则的,比较重复的蜀锦,还是可以用机器制造的,到时候,手工的费用降低到了几乎没有,印染和其他的费用,也不会增加多少,那时候,这玩意才有可能普及。
普及之后,丝绸的价格,一定会以后较大规模的降低,到时候,丝绸才算是普及到了千家万户。
这对于定海军来说,是未来,丝绸业的发展,要从源头开始,用更加出色,质量更好的蚕种,替代原有的,这其中,有对蚕丝等质量上面的要求,也有对机制处理的要求。
机器缫丝和织锦,需要蚕丝的硬度稍稍强一点,否则的话,就很容易断,而对于一个绫罗绸缎,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断丝,一旦有了一个断丝,可能整张丝绸,就无法再用了。
韩琦没有想到,居然最终是这个原因,原来是他想差了,还以为辽兴宗会不会弄来什么阴谋,却没有想到是这个,知道了辽兴宗的意图,那就好办了,不就是些丝绸么,还可以用代替铁料和武器,为什么不呢?
或许,这样做,也比较困难,西安这边绝大部分丝绸,都给调集一空了,特别是最顶级的丝绸,正是在韩琦的力排众议之下,这才促成了这么多的丝绸成行。
现在,这个目的达成了,反倒是考虑丝绸来源的问题的,这个也必须安排下去。
当然了,困难虽然困难,去而是一件大好事,有什么比目的达成更好的,之前的灵州合议,已经是占便宜了,现在用丝绸替代各种的军事资源,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无论如何,他都会促成这件事情,这对于北宋来说,是巨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