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风暴(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7 字数:3070
��么比粮食,日用品,还有日常消耗品,更大的生意,之所以之前都是零星的进行,就是因为,运费的制约。
当这个运费太过庞大,超过了所能够承受的幅度的时候,只能够减少这方面的消费,用周边,距离较短的产出来代替。
现在,他们可以长途的贩运,甚至去定海军或者大名府,购买那些新的产品,相信,一定会有较高的利润的。
商人,从来都是眼光独到的,没有足够的眼光,他们就无法把生意做的如此之大。
这一点,是历史所证明的的,在关中平原如此贫瘠的前提下,能够把生意做到这个程度,甚至每年还创造了庞大的利润,他们都是有眼光的,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马车的数量翻倍,甚至是翻上好几倍的前提下,他们的运输速度更快,所获得的收益,也会更高。
这些商人,当然不会想到,在大量的交通工具充斥在了市场上之后,伴随着竞争的加剧,他们运输,带来的利润是会持续下降的,这就跟运费一样。
在汽车少,运货量大的前提下,运输的利润非常的高,可是当双方逐步的改变,甚至拉平富裕的前提下,这个利润总量和比例,是会产生逐步下降的态势的,但是不管哪一个方面,发达的物流,总会带来商业活动的强大支持。
从这一点上面来说,对于这些商队是有好处的,更低的运费,看起来是损耗了交通运输业热情,可是对于商业来说,那是极大的利好。
相对低廉的运费,会促成大型集中性的工业体系的诞生,用更大的规模生产,降低各方面的成本,促成工业化的产生,而直接的利益,就是以定海军为主体的现代化的工业的。
这也是赵信,推动铁路的根本原因,现在,赵信只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连接的这一片水系,把商业的触角,深入到了水系所有能够连接的地方。
水运,有极大的好处的,可是局限性更强,特别是在北方,在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之下,比如说冬天,是会结冰,这就直接限制了水运在冬天的运作。
就算是不结冰,在零度线以南的,到了冬天,由于天气和气温的影响,枯水期的到来,也会让航运的价值大大的降低。
这在往常的北宋,没有问题,一般到了冬天,不但是商队选择回家的,商业活动也会一定的萎缩,除了汴梁这样的大城市,会有这样的困扰,其他的城市,困扰很少。
冬季冰封之后的汴梁,往往会因为物资匮乏,或者是运力不足,一些商品大幅度的涨价,或者说,冬季延长或者提前到来,都会出现巨大的波动。
可是对于定海军来说,别说是3个月的冬天,就算是十几二十天,就会出问题的。
现代化工业,带来的可怕的生产力,只要东西可以满负荷的生产,每天产出是非常可怕的,是普通个人生产的10倍,100倍,甚至更高。
这样产能和产量,任何一丁点的销售停滞,都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于薄弱的定海军来说,任何的一点的波折都是难以承受的。
一个新兴的经济体的,需要的是高歌猛进,来不得任何的波折,任何的一点波折,都有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这是赵信绝对不允许。
商业化的活动,需要慢慢的摸索,就算是穿越者赵信,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要等待出现问题了,再处理问题,但是一些可以预知的问题,必须要避免。
商业风暴发生的非常突然,甚至引发了京兆府高层的关注,特别是负责商业方面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