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9      字数:3163
��,这就形成了大批的岗位,在西夏完全没有用,白白养着的人,当然是包袱了,可是放在北宋这边,却可以物尽其用。

  这部分人员的到来,却极大的支持了灵州工程开展,牛马虽然可以替代人力,那是在农田上面,真正工程的时候,必须要有人来驾驭这些牛马。

  千年发展,让耕地的手段不断的变化,各种先进的犁的使用,让牛马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最先进的马拉犁,甚至可以比牛犁快20倍,这不代表马比牛强,力量上面,牛更强,可是在某一个项目上面,要看如何的利用。

  这些壮年男子的到来,让整个灵州,参与到这个工程人员,增加到了45万人,各种牲口超过30万人,还有一些,被编制在一起牛马,特别是定海军的人员抵达。

  别看只有500人,可是这500人,却是经验丰富的,他们其中有不少长期就是从事大型土木工程的,又经过了定海军的经验,在走的时候,还专门研究了大型水利工程,水渠和池塘的挖掘,带去的,也是最适合的工具。

  比如说葫芦吊,定海军使用的葫芦吊,可不是简易,几个葫芦的葫芦吊,必须要找寻地方安装,这是进行了的处理,经过了专门的打造和固化,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机器,通过固定和省力,最少可以节约七八成的力,同时安装方便。

  拿一个池塘为例,一个池塘如果挖到3米以下,人力已经不可能用铁铲,把尘土杨上来,需要进行搬运,传统工具不太适合,几个人挖土,要几个人来运输,甚至到更深的地步,需要的人员就更多了,这从一定程度上面,减少了劳动效率。

  可是每隔20米,固定这么一个葫芦吊,通过省力和布置一些牲口,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让本来只能够人来工作的地方,变成畜力的工作,这样极大的增加效率。

  当并列五六头,甚至更多的牛的前提下,借助着省力,可以一次性拉起来10方,甚至是20方的土,极大的增加了挖掘效率。

  目前,整个工程,已经开启了50天左右,却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程,特别是靠近平西府附近,那个最大池塘,已经接近尾声。

  本身,这些官员们刚刚抵达的时候,这个工程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正在收尾,一两天的收尾,加上两天的注水,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这个数十个湖泊构成的大型滩涂湿地,采用的方法是中心开花的,在中心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地势最低的地方之一,进行开挖,大概开挖了一个面积在500平方米,深度在20米左右的一个池塘,然后,小心的把其他池塘的水,引入到这个其中,然后,才在放完水之后,开始了整个的开挖的。

  最少有1.5万人,1万头大型牲口,还有一些技术人员帮助,这个灵州水利工程之中,最为庞大池塘,后来被命名为西平湖的水利工程,一共用了50天的时间,开挖土方超过了1.5亿立方,加上地势和其他方面影响,只要引水工程完成,累积可以蓄水超过2.8亿立方,比起最初的时候的预想,要高出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的蓄水量,这对于周围的支持,可以说是可怕到了极点,挖掘1.5亿,却造成了近乎一倍的效果,这是普通工程所无法想象的,这一个湖泊却不大,只有19平方公里左右。

  天然湖泊,很少有这么深的,打个比方吧,太湖算的上中国排的上的淡水湖,可是它的容积只有50多亿立方米,甚至连6立方公里都不到,要知道,太湖的面积,可是2000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的100多倍,可是总水量,只有不到20倍,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这个湖泊的深度极大。

  与此相对应,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