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3)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0 字数:4140
�
包括狄青在内的这些将军们,也没有把这个消息走漏出去,原因很简单,整个北宋军方,跟他们相同的身份的将军,不知道有多少,一旦这个事情暴露出去,多少有背景,有能力的人会占据这个位置。
在北宋成立的这几十年的时间之中,燕云十六州,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愿望,而如果有机会,帮助赵宋官家,从辽国手中夺取这个燕云十六州的话,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待遇,封侯拜相,走上人生巅峰。
北宋汴梁,渐渐的恢复了平静,辽国的消息,也在最初引发了一定的波澜之后,渐渐的消失了。
辽国发生的一切,并没有在北宋的朝堂之上,诞生多少的波澜,一方面,有资格知道这个情况的人,属于是少数,另外的,北宋各方面的情况向好,各种的事物方兴未艾,没工夫去理会辽国那么一摊子事情。
在距离汴梁数千里之外洪泽湖,则是另外的一个景象,本身,预定要前往汴梁的赵信,实际上,耽误了几个月。
本来,应该在七八月就进入到汴梁的他,实际上,是在洪泽湖被拦下来了。
整个计划出现了巨大的变动,炼钢厂出现了巨大的事故,一炉20吨的钢水,因为操作失误,发生了侧漏,最少有400多人遇难,1000多人受伤。
当时,第一次过来报讯的时候,只是说出现了点事故,造成了多少的经济损失,哪怕赵信用后世的方法,建设了定海军,可是时间太短,依然无法转变一些官员的看法。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财物的损失,可是赵信不一样,他更关心的是人。
任何的生产单位,生产机器,都是用人才操作,没有人,这些东西就生产不出来。
简单评估了一下经济损失,就可以知道,这个事故有多大,炼钢厂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的机器的前提下,人力就成为了重点。
再三的询问了之后,具体的数字才报上来,赵信立刻吓了一跳,这个损失对于见惯了后世咨询的他,也有些无法接受。
巨大的事故,直接的阻拦了赵信的脚步,赵信很清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之中,这样巨大的责任事故所带来危害,如果让定海军留守的官员来处理的话,会留下巨大的隐患的。
他们并不具备灵活处理这些矿难的经验,如果按照北宋官员的经验来处理的话,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定海军的发展,在现在,是一个的关键性的截断,一直以来,都没有问题,这是让赵信欣慰的,也是让他一直担心的,却不知道担心的是什么。
现在,担心终于出现了,在他离开的档口,出现了这么可怕的一个事故,如果不处理好,甚至会让整个定海军的发展被延缓,这对于定海军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
为此,他甚至改变了行程,把本来准备的计划彻底的调整,把七八月份进入到汴梁,并且开启整个铁路工程的计划给推迟了。
钢铁才是兴建铁路的关键,这一次钢铁厂出现的事故,不但有大量熟练的工人受伤或者遇难,大量的钢铁设施,也受到了影响,几乎不可能同时生产处足够的钢铁,铁路计划就算是敲定,也只能够搁置。
一个遍布在整个北宋规模的庞大的铁路,需要的铁料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需要长期的时间,才能够最终完成,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影响不大,他的时间还很多,特别是西夏已经灭亡的时候,北宋拥有更多的时间。
好在,这是在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