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远镜(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1      字数:4176
的水晶,然后按照望远镜的方式,进行磨制。

  赵信不懂望远镜的制造方法,但是光学的基本规律他还是知道的,光的直射性,进入到透镜之中,会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折射,这些只要多磨几次,多试验几次就可以造出来了。

  从最简单的1倍,到2倍,到8倍,赵信制作出了一些高倍度望远镜,甚至到现在,没办法制作出来双桶的望远镜,可是单筒望远镜,早就制造出来了。

  哪怕是最简单的5倍望远镜,对于军事上面的作用,也非常可怕,可以扩大看到的景色五倍,原来,肉眼看到的景物,超过1里,就会模糊,就算是大军触动,超过4里,也看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军队还是作假。

  可是有了这个望远镜,最起码的距离就是5里,任何一个视力正常夜不收,都可以在白天看到5里之外,这对于保护夜不收相当的给力。

  夜不收的损失,往往是被埋伏,无法逃脱的,必须近距离的作战,现在,扩展到了5里,除非是哪种非常不合格的,很大意,不然很难被围杀。

  同样的,望远镜也增加了反应距离,原来,可能是一两里,对于骑兵,高速行进的骑兵,可能就是两三分钟的时间,这对于任何的军队来说,都反应不过来。

  之前北宋的重骑兵,哪怕是能够骑马前进,一两分钟连组成阵营都没办法,跟别说战斗了,可是当这个时间扩张到10分钟的时候,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是重骑兵都能够成功列阵,更别说重骑兵跟长弓的组合体了。

  长弓的攻击力,加上骑马的高速机动,在后勤充足的前提下,长弓可以跟两倍重骑兵对抗,可以跟5倍的轻骑兵和其他的兵种对抗,这就是北宋的优势所在。

  实际上,优势更大的还是在炸药炸城,哪怕是原来北宋重步兵,只要携带火药,把军队推进到对方的城市下面,就可以势如破竹的攻城,就这一点,就可以发挥出重步兵的作用。

  以往孤军作战最关键的问题,彻底的解决了,他完全可以以一个个的小目标,攻占一两个城市,然后停下来,把后勤和后路给做好,然后稳扎稳打就可以了。

  这实际上就是湘军对付太平军的做法,结呆阵,打呆仗,稳扎稳打,不给对方任何的机会。

  北宋有了长弓,有了骑马弓兵,有了望远镜,同样的有了火药,在这么一个时代是无解的,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都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只要自身的后勤不出现问题,那是不可能失败的。

  现在北宋的从上到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贾朝昌之所以对辽国下手,不是因为他知道,北宋有足够的能力,打破辽国的防御,给辽国沉重的打击,最终拿下燕云十六州,而只是因为抵消韩琦带来的压力。

  一旦当贾朝昌支持下,取得第一战的胜利,接下来,就无法阻挡了,恐怕制约北宋取得战果的,恐怕就只有后勤问题了

  长弓队已经有了一些热武器的特征了,在单位时间投射能力,是长弓的关键,不追求个体的力量,追求整体的力量,借助着覆盖的攻击,然后取得足够的杀伤。

  这种方法,对于冷兵器时代,几乎是无解,唯一制约的,就是后勤的问题,一个长弓手,在一场战斗之中,投射180只箭,这几乎是普通短弓手4倍以上,再加上长弓长度和质量,单纯投射能力,长弓对于后勤的要求,起码是短弓的10倍左右。

  实际上,不止十倍,在长弓展现出威力之后,北宋的将军们,都已经认识到了长弓的可怕,因为廉价和威力的关系,基本上把禁军的主要兵种设定为了长弓,这样的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