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误差和灯塔(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4      字数:4172
�,却懂得的,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个解决方案的正确与否,这些东西的实用性都非常的强。

  总之,航海来说,海图并不是全部,没有一个完善的港口,没有一个系统的布置,单纯一个海图,也无法方便快捷航行。

  港口的兴建,特别是灯塔,已经开始建设了,定海军的不同位置,就有4座最少40米高的灯塔的,这些灯塔不同于的棱堡,不用考虑防御度的问题,甚至不用建设的非常的庞大,但是有一点,是怎么高怎么来,怎么醒目怎么的来。

  跟棱堡,必须考虑到周围的环境,没有遮挡,没有隐身不一样,灯塔首要任务就是高,就是引人注目。

  丁海军目前选择的灯塔,主要是在海边,位置最高的地方,丁海军是岩石岛,所以在港口一侧的地方,还是有一些高一点小山,选择一个视野最好,距离港口最近的,一个170米左右高的山峰,建筑了一个净高70米高的灯塔。

  在棱堡最高也就是20多米的时候,70米有些太高了,可是在北宋,甚至更早的汉唐时期,在佛教传入到中国之后,塔已经出现了,最高木塔就有接近70米,纯粹砖石结构的塔,甚至有超过80米。

  原因很简单,塔的结构狭窄,最窄的塔,内部只是容纳一个人上下,在结构之中,狭窄的结构,强度最高,哪怕是用砖石铺设,哪怕没有水泥这样的粘合剂,也可以修建的相当的高。

  现在北宋有了水泥,有了钢筋,在兴建这样类似塔型的建筑物,70米只是一个不算太高的数字。

  没必要建设的太高了,又不是修建电视塔,独特形状的塔,在150米高的地方,已经相当引人注目了,用望远镜的话,可能在三四十公里之外,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没有必要修建的太高,太高的话,已经超过了光学望远镜的极限了。

  类似的布置,未来,在北宋各个港口,也会如此布置,这是必不可少的布置,可以让未来的远洋航行容错率更高。

  赵信身为定海军节度使,地位算是很高了,这几乎是跟各路的转运使,是一个地位的,可是他的身份,是对丁海军,没有对那些港口的管辖权,不过赵信又不是要控制他们,更不是为了的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航海而已。

  只要定海军出钱,兴建适合港口的一些辅助性的建筑,定海军给钱又不享受管辖权,这些还有人不愿意么?

  兴建需要时间,丁海军必须慢慢的让这个灯塔证明作用,暂时只能够在影响力足够大的地方实行,完善也需要时间,计划已经颁布下去了,钱也基本到位了的,不过要完成修建,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是没有办法的,

  暂时而言,对于港口还有海边的标志建筑,进行的完善,这样的话,即便没有灯塔,通过这些已经记录下来的标志性建筑物,也可以进行海图的绘制和航海。

  定海军的行动力,是非常的强大的,在开始测量经纬度之后,很快的,附近的一些坐标,就反馈回来了,比如说,海州,还有周边延伸的一些港口,还有跟定海军较为近的那些港口。

  哪怕这些坐标并不精确,赵信也会根据已经的出来的一些公式和数据,对周围进行测量,起码保证,出去海试的船只,不会迷失方向,可以方便更大范围航海测试。

  连云港这里的经纬度,维度需要重新测量,按照赵信前世所了解,肯定比北回归线更北,可是具体多远,就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了,感觉应该是在三四十度样子。

  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慢慢来,赵信所记录的两个纬度线,分别是赤道的零度线,还有北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