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7      字数:4150
��危险怎么办。

  哪怕是在严格的实验室,再严格的规章,也会出现一些麻烦,这些完全不懂,使用的材料,更是纯度不够的前提下,危险性就更大了。

  赵信也顾不上了,危险,干什么都有危险,他可以给他们丰厚的薪水,可以给他们无上的地位,但是最起码要对得起他这么的给吧。

  最初只是验证,中学化学上面的东西,赵信还都记得到,只不过自然界得到的天然化合物,有些纯度不够,真正能用的不多。

  可是赵信不在乎,纯度不够就提纯,让他们验证那些化学分子式,然后从中寻找经验,找到的适合反应。

  让一个刚刚识字的农民,就深入到了化学的领域,中学化学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为反应都是肉眼看的见的,什么粒子反应,看不到可视变化的反应,这些不是中学化学接触的东西。

  可就算如此,那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一步步的走过来的,让这些在21世纪,被称之为半文盲的人,直接的介入,那不就是摧残么。

  一堆的东西拿在一起,小心的进行各种实验的步骤的准备,可是最终得到的东西,却不一样,反应的效果,最终的成品,也是大相径庭。

  为了增加他们的效率,实验室的负责人,会把这些产品的价格告诉他们,这就更加增加了心理的压力。

  不是每一个人,面对着成百文,上千文,甚至是数贯,数十贯的消耗,完全可以无动于衷的。

  中学化学,反应都是有东西出现的,比如说,变色,比如说,声光,比如说发热燃烧之类的,总之,都是较为剧烈的反应。

  这种反应,不是按照价值来计算的,比如说,用相对比较廉价的原料,生产出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有些反应,甚至原料都比较昂贵,产品却价值低廉,只是一个验证试验的过程,而不是的一个工业生产的方法。

  比如说,两个500文的产品,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反应的,花费1500文,最终得到了自然界到处都有,可能一担都只要100文不到的产品。

  就算是成功,也会耗费绝大部分的成本,更别说失败了的,看着一堆堆的钱,就这么的呼的一下,变成了虚无,对于实验者的要求和精神压力是巨大的。

  这就是把人直接丢出来摔打,暴力的不顾其他,完全不考虑任何人的想法。

  可是这对于丁海军来说,却最快的成长过程,就如同抗日战争之中,为什么后期,中国军队越大越好,原因很简单,中国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完善的训练,更加没有国防体系,只能够依靠人。

  一把枪,就把人送上战场,一场战斗下来,损失一半,然后补充再送上去的。

  怎么样的训练效率高,当然是偏重实战了,可是再怎么的实战,都不如真正的战争,在无数次的战争之中,百战余生的老兵,或许在技术动作,作战手法上面,不如严格训练的精锐,可是他为什么能够百战余生下来,就是有自己的绝活,这个绝活,或许不适合大规模的训练,却适合他。

  中国有无穷的人力可以挥霍,在巨大的牺牲之中,最终留下来的,全部都是精英,在辅助一定武器,在装备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当然会胜利的。

  相反,日本,国土小,资源少,当第一批,第二批,那种经过了严格训练士兵,被牺牲掉了之后,剩下的补充兵,他们的实力是下降的。

  一方上升,一方下降,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最终中国取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