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3)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7 字数:4137
��十个不同亮度的灯泡,最普通的伏特电池就可以了,赵信到是没有再开金手指,把铅酸电池弄出来。
这种更加的成熟的电池,在未来时代,运用了好几十年,从最初出现1859年,到21世纪电瓶车普及的时代,还在使用,可以说,整个1920世纪,基本上说起电池,那就是铅酸。
最简单的伏特电池,不需要什么合金,也比较的简单,铅酸,赵信只是知道一些简单的原理,而不知道生产的过程,暂时可以先定下来,未来等电学上面的研究更进一步的,在研究就好了。
伏特电池,对于一些简单灯泡,还是没有问题的,最多就是大量制作就可以了,通过充电放电,形成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保证工作时候使用。
当夜幕再一次的笼罩了定海军的大地的时候,研究所亮起了灯,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的异类存在,定海军跟世界上主流的研究不一样的,没有走电弧灯,而是直接白炽灯。
电弧灯,多是蓝光,或者其他的光源,这是带电的气体发光,不是日光一样的全光源,对于眼睛上面,就不是那么的友好了,而且亮度不高。
在黑夜之中,没有光的时候,选择弧光灯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可是现在,有了更高的灯出现,当然放弃了这些。
研究人员惊喜的发现,黑夜再也不是阻碍,他们往往在黑夜之中,只能够做简单的实验,依靠蜡烛,大部分步骤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对于实验室来说,很不友好,煤油灯虽然亮度更高,可是限制性就更大了的。
实验室之中,不都是安全东西,只要实验,肯定会伴随着一些气体和其他东西的排放,化学的东西,很多都是易燃易爆。
在蜡烛和煤油灯这里,他们是明火燃烧,把可燃物燃烧进行光的释放,必须要通气,也会燃烧氧气,一旦混入易爆气体,就会发生危险。
在实验室建立的初期,曾经有研究员,在做研究的时候,疏忽安全规则的,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发生了爆炸,不但实验室之中的所有人员都身死,实验器材也破坏了很多。
后来,赵信总结了事故原因,最终确定了实验规则,在做未知实验的时候,不允许在黑夜之中,同时,有明确的可燃,可爆气体的释放,或者是跟氧气燃烧混合出有毒气体的时候,不允许在晚上。
这样的限制就非常大,定海军实验室之中,这样的实验不少,大部分也是向新实验摸索的,这样一禁止下来,整个实验室,可能一天只有能见度最高的几个小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实验。
现在,灯泡的出现,只要一个,就可以把实验室照亮,一些对于光线要求比较高的实验,还可以用台灯这样,可以把灯光聚集再一起的工具。
白炽灯虽然是热光源,在灯泡内部温度也很高,可是他的其中被抽成半真空,也密封了之后,不与外界的气体交流,这就非常安全。
就算可靠性不强,会烧坏,让灯泡不亮,也只是不亮而已,在灯泡的设计之中,参考了后世的设计,灯丝之间相当的细,也用一定的方法,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电路,只要灯泡坏了,就是灯丝烧断,闭合电路断绝,那就不会有电流流过,也就不会加热,最起码对于周围,是安全。
白炽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面,推动了积极性和效率的提升,在电灯出现的一两个月时间之中,研究所的各方面的效率提升了很多,电灯带来四分之一研究时间的延长,是一个方面,研究员自发的积极性,则代表着另外一个方面。
赵信关注的并不是这个,见识到了后世,更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