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决绝(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7 字数:4062
变数和意外,或许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的出现,有些划时代的材料,比如说青霉素,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的操作错误,可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的知道研究清楚的,还有未知的,没有那种撞大运,买彩票一样的运气,却有稳扎稳打基础,厚积薄发,这才是最好的的,或许意外的突破,会让在某一个时间,占据上风的,可是厚积薄发的,必然能够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在之后反超。
就如同的德国那样,在一战的时候,英国为什么咄咄逼人的逼迫,甚至还使用了某些手段,原因很简单,如果放任德国继续的发展,很快就会超过英国的。
物理化学,从初中的内容比较的简单,加上了定海军需要的东西,也只是稍稍的费点事,真正困难的是各种的实验,在结合了原来中学教材之中的实验课程,再加上定海军的需要,总算是把教材给编订好了。
当一门门的教材确定了之后,才有赵信面前那一份东西,关于定海军教育问题的若干研究。
从农村走出来,在一个贫困的乡村,一步步的学习,最终成功的进入到一等学府的北大,最终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可以说一路学习出头,哪怕他不选择走德国这一条路,也不会放松教育的。
在赵信的关注之下,定海军从来都没有放过教育,只不过,没有体系化,也没有实行新的教育。
第一代定海军人上了定海军之后,为了加强工作的效率,教育就先开始了,在实行补充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同时,对于儿童的培养也同时的开启。
定海军利润巨大,有足够的实力推行教育,在定海军对于孩童教育,是全额补贴的而教育的。
最初,赵信也想过直接扩充成现在的教育方法,后世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让那种模式,成为了最适合的模式。
可是最终,这个教育却变了味道,让普通的孩子们识字,只是聘请一些士子,进行开蒙,然后才添加了数学,历史,还有其他的一些科目,总体上,还是旧式的,中间想过了一些改进,都因为老师的存在,而夭折了。
北宋重视文人,可是儒家文人的固执,也是出了名的,他们因循守旧,在某些时候,是比较适合统治阶层的,可是在定海军,在工业化的时代,还真的不适合。
现在,定海军已经储备了足够的人员,那些在研究所里面摔打,没有出来的人员,却已经基本的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对于物理或者化学,有了初步的理解的,他们或许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实验者,成为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可是成为了老师还是没有问题。
数学方面,也累积了一大批拥有计算能力的人才,这些人,都是用时间来培养出来的,现在正好到了用的程度了。
可以说,定海军,除了文学历史,必须要依靠原有的夫子之外,其他的行业,基本上不需要了,甚至文学和历史,单纯识字和讲古上面,也可以不依靠这些夫子,这就有了改革基础。
赵信犹豫的原因,恰恰是这个。
现在定海军的教育,特别是学龄儿童的教育,很不错,因为从上到下,都知道识字和知识的重要性的,从办教育上面,是不存在阻力的。
不会有人反对孩子去识字,因为长辈们,已经迟到了这个的好处,只要1000字以上,初中级的认证的,就很简单,只要花费时间就可以了。
1000字,对于大人而言,那是难啃的骨头,可是对于小孩子,那是么的,再说了,七八岁的小孩子,想上班也上不了,最起码要到16岁以后,有8年的时间来学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