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变种的武器(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8 字数:4204
�的东西上面,有一定的不同,可是外表形象,都是大同小异,为什么会这样,经典的东西都是殊途同归的。
在赵信的这幅图上,让这些设计师们,第一次明白了,有了枪托,用柔软适中木质枪托,可以减轻后坐力对身体的伤害,更容易平稳的精准射击,
枪管下来的木质结构,一方面,避免了枪膛的温度对人体的伤害,另外一方面,更容易握住,保证射击成为一条直线。
当然了,这一款抢的诞生,除了赵信给予的灵感之外,研究者也加入了自己的东西,这么一款由赵信来画出,交给的研究者滑膛枪,实际上,已经跟赵信画的,有一定的不同了的。
最到的不同,实际上是在口径上面,定海军使用的滑膛枪,经过了研究人员的改装,口径变小了。
滑膛枪,作为十八九世纪,经典的滑膛枪,已经在赵信的胡乱画下,在定海军点歪的科技树下,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还是变的更好。
口径更小,滑膛更长,这本身就是增加射程的方法,滑膛枪之所以射程偏近,并且精度不高,没有膛线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可是本身过重的重量,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所在。
19世纪初,滑膛枪大力发展,成为了战场上面的标准配备,也诞生了大量出色的枪械,可是那个时代的枪械,枪管是铁为主的,火药大多数使用的黑火药。
为了追求稳定性和安全性,枪管做的非常的厚,防止炸膛,而黑火药相对较弱的威力,也进一步的降低了滑膛枪的射程。
定海军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直接跳过了铁质的层次,直接进入到了钢制,而且还是相当出众的钢。
钢比铁强的多,这一点是公认的,硬度指标在5.7以上的钢,还是特别考虑到了火药和火枪的特点,制作的钢,本身的性能出众。
在最初的时候,使用赵信绘制出来的滑膛枪的图纸,厚厚的枪管,那几乎是无法破坏,在考虑到了赵信所说的,枪械不可能长时间的使用,再怎么厚的枪管,也不可能保持永远使用,在枪械的使用寿命和重量厚度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牛大力这么一个铁合金的专家,对于定海军的作用,简直是一个核武器一样,赵信只要把大致性能交给他,他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然后弄出来一个性能指标。
最终,牛大力给弄出来的,只是比后世步枪,稍稍厚一点的枪管材料,整个的重量,比起最初的,最少节约了三分之二。
这可是巨大节约,滑膛枪,最重要的就是枪管,19世纪的时候,欧洲成熟的滑膛枪,他们的平均重量,大多数在10磅左右,其中,枪管最少占据了七八成。
节约了三分之二的重量,等于是滑膛枪的重量,直接节约了4磅左右,6磅的重量,对于滑膛枪的提升巨大。
重量的减轻,可以节约士兵的消耗,同样负重的前提下,携带更多的子弹,持续作战更长的时间。
滑膛枪的改变不止这些,节约重量,还有口径上面的减少,20口径滑膛枪有些太大了,在材料许可的前提下,减少口径,对于滑膛枪的提升非常的大。
火药类的武器,说白了,是利用火药燃烧之后爆炸力,产生巨大的动能,做工的结果。
决定射程和威力的,有多方面的因素的,火药使用的多寡,火药使用的优劣,还有本身枪支的其他特点。
在火药使用一样的前提下,更长的滑膛,更小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