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术和效率(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9      字数:4289
�,定海军开启的新的帆船方案,跟之前的截然不同,外表看上去,都有较大的区别,内部就更是如此了。

  赵信观测的重点,实际上,也是这些工地,在20个船坞之中,其中有4个,最早的兴建,并且已经完成了整个龙骨和底层的铺设,正在高速的施工之中,剩下的,进度不一,最后的那个,甚至是刚刚把龙骨到位。

  在造船业发展的初期的,船只的吨位一直都上不去,不是因为材料的关系,是因为技术不过关,到了北宋,实际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累,加上科技水平的提高,制造多大吨位的船,已经不成问题了。

  北宋记载之中,也不乏千吨,甚至更大吨位的船的出现,可是这些船就只是少数,并不是主流,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的太少了。

  船的龙骨,代表着船的整体的吨位,也代表着整个船体的坚固。

  从大型的海船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哪怕是木头,几百吨的木头堆砌在一起,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的。

  作为比水轻的材料,一般而言,木头很难沉,可是在大规模的风浪的作用下,船会侧翻,会仅为风浪的攻击而解体,这恐怕也是沉船的大部分原因,在水的浸泡之下,缓慢的沉默的,这就是的水底木船的原因。

  要做大船,必须要有的巨大的龙骨,超过万料的大船,基本上,单纯龙骨就会超过30米。

  30米,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可是对于树木来说,要好多年才能够长成。

  树木不是竹子,竹子一场雨下过,可能的一夜之间,就能够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长,可是这样的成长,也是在地下,潜伏了数年,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的结果。

  造船上面,单纯的树木,也不一定就可以,必须要硬度和韧性都达标的才可以。

  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的龙骨选材的种类,整个中国,也就是少数树木能够达到。

  这样的木头,性质要求非常的高,具有油脂,耐磨、耐腐蚀,不易开裂,木纹细,易加工,韧性强。

  符合这个条件的树木,可不是那些速生林,多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长到十几米,甚至二十米开外,只有极少数,才能够涨到30米开外。

  龙骨,是一艘船,最重要的地方,他代表着整个船只的性能,能够支撑多大的重量,能够有多大强度。

  亚洲没有超级大树,超过50米的就很少,类似云杉这样,超高的树木,亚洲相对较少,这也从侧面制约了北宋的发展的。

  正是因为这种制约,中国另辟蹊径,在宋朝后期,发明了组合龙骨的,把多段的树木,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更长的龙骨,原则上,这种龙骨制造的船只,有无限的可能。

  木材,在目前的北宋,是不缺的,随便一个山头,可以开采的木材就很多,普通农户砍柴烧饭,能够用多少的木材,一些速生林的生长速度也很快。

  可是高端的,适合船材的大木头,毕竟是少数,更别说大船,除了龙骨之外,对于船材的要求也高,因为自重的关系,越是大的船,它的重力也就越大,哪怕是普通的船材,只要不是船甲板这样,很少受力的,其他的都会增长。

  在明朝,组合龙骨也不是无限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宝船这样的极限,再超过它的船,基本没有。

  原因就在于,古代中国,粘合剂和连接物的不太靠谱,中国工匠往往会巧妙的避开这一点,用较大的连接处,减少粘合剂的使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