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网制作(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9      字数:4110
54万头,不能说整个北宋,全国的猪没有这么多,可是真的几个月的话,北宋也就这么多的猪。

  全部都供给到了定海军的话,肯定会引起整个北宋的动荡,虽然说,猪肉,在这个时代,对于贵族而言,并不是上等肉,可是也是销量最大的,贵族之中的低级一点的,普通民众,仆役和士兵,他们要改善生活,也只能够吃猪肉。

  赵信也在做努力,他借助着推动农业的关系,在各地建设一些养殖场,没有饲料,借助着一些杂粮,麸皮,还有一些可以使用的植物的根茎,可以保证以较低的成本来喂养,集中化和圈养,会让肉的增长更多一点。

  这是一个长效机制,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的增加,现在供给整个定海军的肉类,大概有一成左右,是这些养殖场提供。

  这个比例不大,影响不了全局,可是定海军会不遗余力的推动,集中养殖才是肉类增长的方向,因为它的效率更高。

  除此之外,定海军也跟西北进行联系,韩琦跟定海军良好的关系,让这一点没有问题。

  韩琦推动西北发展,开辟了庞大的水利工程,可以为西北增加庞大的土地,可是这些粮食,最多就是保持西北略有盈余,真正西北赚钱的,还是养殖。

  西北天然的草场,不利用起来,真的就浪费了,单纯从西夏弄来的牛马,在赵信提供的半放养的方式下,效率最少提升数倍,这么庞大的肉食的产出,对于西北也是一个压力。

  或许让韩琦支持赵信,重新夺回皇位,韩琦不会这么做,可是跟定海军做生意,这没问题,只要钱到位,连战马都可以,更别说牛马。

  西北的牛马,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一个从西北到汴梁的道路,直接制约了效率,到是汴梁之后,定海军已经开始改装,一些大型的,可以最大可能的装载牛马的船,已经开始改造,极端一点的,甚至可以把牛马宰杀,腌制之后运输,这样效率更高。

  在没有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之前,考虑什么口感之类的,那是笑话,人饿起来,恐怕连观音土都会吃,跟别说口味差一点了。

  在赵信没有改变的时候,定海军天然的需求,就让肉类的需求非常的旺盛,更别说现在,赵信想到了维生素a,不但可以治疗夜盲症,也是为了调整膳食结构,让肉类和副食品增加,减少粮食这样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样一来,会提升这些人的身体素质。

  蛋白质的摄入量,代表着人的基本素质,也代表了一些天然的实力,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无论是力量,还是其他的方面,都比农耕民族要高,有些人认为是人种的关系,可实际上,跟摄入有很大的关系。

  哪怕是再怎么贫苦的牧民,天然的环境,肉食成为了他们主要摄入的物质,或许肉食吃多了,会不消化,会腻,可是对于身体肌肉的成长非常的有用,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身体素质更高的基本原因。

  这一点,北宋不知道,可是赵信知道,他已经有准备的提升膳食结构,在保州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当时的馒头包子店,赚钱只是一个方面,增加蛋白质和肉类的摄入量也是重要的原因。

  可惜,这样的举措,到了定海军之后,没办法了,当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很简单的东西,就变得复杂了。

  一人增加1两肉,就是20万斤,就是1000头猪,当这个需求旺盛的时候,就算是赵信有卡牌系统这样的金手指,也变不出来。

  现在,海洋向定海军敞开了一扇门,在别人眼里,海洋是变幻莫测,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的,可是在赵信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