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开门红(3)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9 字数:4083
>
似乎连续的几个时辰,幸运再一次的降临,这一次,不是大黄鱼,而是太平洋特产的鲑鱼,这种鱼多是在北部,很少到黄海地区。
遇到了当然要下网,这不过,这个不是一个大鱼群,大概的有5000多尾,不过相对而言,鲑鱼的重量,可比大黄鱼要大很多,大概在12左右,也就是说,5000多尾,也超过了6万斤。
这是整个船队出海之后,网上的最后一网了,虽然说,三艘船,平均每一艘,可以容纳300吨左右的鱼的,三艘加起来,近千吨,这是超过100万斤的承受力。
可是,两次拉起,就差不多30万斤了,这个重量也绝对可以了,这是一艘新船,所有人都需要慢慢的磨合,捕捞也是如此,看天色,现在回去,差不多在晚上七八点,能够抵达岸边,正好赶得上市场的第一次销售。
对于这一次销售,定海军和赵信,看的比较的重,只要有一定的鱼获,肯定要开启的,现在回去,正合适。
包括曾大牛在内,负责看鱼的,还有瞭望的,几乎都回来了,除非是碰上那种超级大鱼群,或者是更加珍贵,他们才会停下来看看,否则的话,就直接回去了。
实际上,遇到了两个规模不小的鱼群,对于他们而言,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事情了,他们没有这个运气。
回归的时候,运气稍稍有些差,甚至连几百尾的那种,最常见的小鱼群都没有遇到,到是风很顺,一路上以超高的速度,差不多用了比来的时候,更少的时间,回归了定海军。
当3艘船,出现在定海军的渔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的六点三刻了,哪怕接近夏天,天也有些昏黄了,从早晨5点多左右,开始进入到运河开行,7点钟离开定海军,到下午回归,整个渔船差不多走了14个小时,差不多7个时辰,几乎是贯穿了整个白天。
一路上,单纯航行的时间,就超过了9小时,真正捕捞的,不超过5小时。
因为这是渔船的第一次回归,从上到下,都非常的重视,甚至连赵信都亲临了渔港,他除了给水手们加油鼓劲之外,还要为渔港的鱼市来剪彩。
从上了渔船开始,赵信就知道,未来,鱼市肯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场所,未来,这里将会成为的供给整个定海军肉类的基本来源之一。
不过让赵信没有想到的是,很幸运,三艘船遇到了鱼群,不是什么特大鱼群,一共下了9次拖网,差不多一个小时一次的,网起来了30万斤鱼。
其中,还有大量的大黄鱼,经历过后世的情况的赵信,很清楚大黄鱼的价值,这种中国特有的鱼类,在后世因为各种的捕捞,濒临灭绝,别说是10斤以上的,5斤以上的都罕见。
大黄鱼的特点,一般在幼年的时候,长的非常的快,大概到了2斤左右,就已经停下来了,从2斤到7斤,大概需要10年,甚至更久一点的时间。
在后世,一条野生的大黄鱼,超过7斤的,可能每斤的价格超过一万,就算是四斤以上的,也可以达到3万以上的高价。
这么21万斤的大黄鱼,其中还不乏大量10斤以上的,一共6700多尾,如果放在21世纪,这将会是多么可怕的财富。
当然了,这也跟环境有关系,这个时代,大黄鱼还是中国海域的主力鱼种,遇到的优势7万的大群,还一次性基本上全部捕捞上来,才有这样的结果。
这是一个开门红,而30万斤海鱼进入到市场,也引来的追捧,实际上,对于肉类,已经有旺盛的需求,再加上海鱼只是按照价格购买,不用票,才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