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庆历七年(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52      字数:4080
��对于地方的发展就是巨大的,而财富的增加,也带来的商业的继续繁盛,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促进。

  庆历七年到来的时候,北宋的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好,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去,并且展现了效果,铁路因为修建的关系,还没有显现,可是之前的铁路,加上农业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北方和西北,大量的新增土地,造成了收入上面的激增,这些都促进了北宋的各方面向好,有钱了就好办事,不用拆东墙补西墙,不用8个盖子盖10个瓶子,就算是一些庸才,也可以游刃有余的治理,跟别说,北宋的官员,基本上的管理都是在水准之上。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刻,原来,比较经常出现的定海军,却逐步的消失在了主流的视野之中,虽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定海军的产品,可是复制品,还有地方的投资,逐步的出现,开始蚕食定海军的市场,定海军已经不如以前那样了掌控着市场上面的所有的产品了。

  是定海军被削弱了,还是定海军在各个方面都被限制了,不是的,定海军实际上,发展的不错,只不过有目的的进行收缩。

  对于这些产品,本来占据市场的定海军,逐步的放开了市场,并不代表着定海军的利润在下降。

  在工业化的最初级的阶段,一些最简单的工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因为最开始,定海军有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对于一切的发展都非常的清楚,却也必须要在一点一滴之中,逐步的建设,最终才能够产生效果。

  如果全部依靠赵信一个人,就算他是三头六臂的孙悟空,也别想把一切的事情都给办好了。

  只要利用后世的理论,用一些流水线,或者是稍稍处理的机器,这些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把人集中到一起,用打工厂替代小型的农户,效率就可以提升很多。

  可是伴随着产业的升级,特别是机械制造和重工业等的逐步的深入,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容易被复制不说,因为大量的产品产生,本身的利润也开始下降。

  定海军有无数可以提升效率,获得巨大的收益的,不必纠结于这些方面,同样的,那些最早跟定海军合作,把定海军产品推行到各地的商人,也是定海军支持的对象。

  从最初的简单机械,到后面的复杂机械,定海军逐步的从单纯的商品生产,开始产业升级了,主要是提升生产效率,用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生产这些产品。

  大量更加先进的机械的出现,一些最初级的机械产品,开始的淘汰,并且通过一定的渠道,流入到了北宋,催生了北宋的工业制造和实业的产生。

  生产一件机械设备,他所创造的价值,可能是普通商品的成百倍上千倍,而初级的工业产品,在产量更大,同样的机械的效率更高的前提下,开始利润降低。

  这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后世,发达国家转移产能,首先是亚洲四小龙,之后,就是大陆,到了21世纪,伴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在工资和各方面逐步的提升的前提下,又开始向外转移。

  本身,这不是正确的发展轨迹,在工业革命开始了之后,可能要成百年之后,才可能出现转移,在最初的时候,工业革命的领军者,一般都会攥紧手中的这些技术,因为这些技术会给他们创造出超额的利润。

  专利,似乎也伴随着这个发展而出现,最初,并不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保护,保证先行者的权利,一定程度上面,延缓整个推广的过程。

  对于定海军而言,这个过程快了很多,不是按照规律和工业科学的发展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