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53      字数:4144
;当整个定海军的企业,扩充到了整个北宋的时候,产生的销售收入,是一个天文数字的,除了相当部分,保质保量的上缴税负,极大的促进了北宋的财政收入,剩下的利润部分,赵信固定拿出一部分的,交给仁宗。

  这一部分之中,有最少20%是直接给贵妃的,作为儿子给母妃的礼物,剩下的归属于仁宗。

  在分割这一部分的时候,赵信已经尽可能进行了调整,可是总量依然高达2000万贯,单纯给贵妃的,就超过了400万贯。

  这笔钱太过庞大,如果是定海军成立之前,这几乎是全部的国库收入,给贵妃的也超过了国库收入的五分之一。

  这些钱,贵妃根本就花不掉,几次来信的不要,可是赵信硬要给,关键是给仁宗的,还有1600万。

  最终几经折腾,减少了一半,贵妃200万,仁宗1800万,贵妃除了留下5万贯,放在手头上面赏赐和日常花用之外,其他的,都被赵信以苗家的名义进行投资,实际上这投资,更多的是定海军的产业转移,这些更加挣钱。

  在财政没有问题之后,仁宗的钱也画不出去,虽然1800万不可能全部拿出来,可是最多三五百万,已经撑死了,剩下的,也多是放在了投资上面,不知不觉之下,苗贵妃和仁宗,已经成为北宋目前最大的个人资本家。

  除了个人,国家级别的,政府是,每年结余的,加上定海军还有地方的士绅合作的企业,资产已经不可及算的,每年的财政收入,最少有三分之一多,是属于投资收益的,这笔数字越来越大。

  本身,金花银就足够皇宫的开销了的,又多了赵信的分红的,最关键的是皇庄,本身皇庄经营的只是差强人意,最多让皇室有一点点的收益,获得一些粮食。

  可是在定海军的帮助下,皇庄是最早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的,不但更加的立体,而且收益巨大的,单纯亩产已经超过了北宋平均,达到7石左右,粮食和经济作物一比一的种植之下,收益也非常可观。

  总之,现在对于仁宗来说,就一句话,不差钱,既然不差钱,又为了彰显皇室体面,那么大兴土木是一定的。

  放在之前,大兴土木总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不管准备的是不是足够,有没有欺压到普通民众,天然的感觉都不好

  可是定海军开启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建筑之中,无论是农田水利,还是大型的铁路,在合理的安排,给出足够的薪水,并且保证资金的前提下,不但没有扰民,反倒是让民众获得了实惠。

  这就给了仁宗巨大的启发,整个皇宫的扩建翻新工程,也都交给了定海军的施工队的,由施工队拿出一个统一的图纸,然后讨论之后,然后进行的。

  赵信也很重视,皇宫一直都是赵信比较重视的地方,曾经在后世,网上看的时候,还有一些传言,比如说,北宋的皇宫在兴建的时候,为了避免蛇虫鼠蚁,多使用铅等的重金属,这也是的整个北宋子嗣不旺的重要原因。

  这不过,皇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如果赵信还保持着皇子的身份,还可以探查,可是现在,赵信已经以定海侯的身份,作为一个边境军州的镇守,这就不能够过多的刺探宫中。

  而这一次皇宫的翻新,就是最大的机会。

  旧式的宫殿,是所以防止蛇虫鼠蚁,那是因为宫殿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的,木质的大梁,如果遭到了蛇虫鼠蚁的侵袭,那是会倒塌的。

  可是定海军拥有了水泥之后,有了这个廉价的,可以建设很高的材料,根本不担心蛇虫鼠蚁,这也就可以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