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56      字数:4111
到去年的1.2亿,这个提升幅度,是在6年的时间之中完成的,这个增长幅度相当的惊人,几乎每年都是百分之四五十。

  整个北宋是通过定海军来提升的,一些定海军注重的东西,他们也会考虑,加上交通便利,运输量增加,北宋汴梁的基础物资,价格并不是很贵。

  比如说,以大米为首的粮食,他们的价格,不增反而降低,比起平时,最少降低了15%左右,同时,相当的平稳。

  无论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在冬天,运输并不是特别方便的时候,价格浮动都不算太大。

  连大米都这样,其他的一些杂粮,甚至是肉食这些,都有相对较大的跌幅,特别是定海军大规模提供的,比如说海鱼,罐头,各种的海产品,都相对比较的便宜。

  如果说生活成本的话,在北宋汴梁,现在的程度之下,生活成本确实降低了,升斗小民,他们单纯吃饭上面的花费,平均减少15到30,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绝对是好事情,他们的生活成本是降低的。

  可是官员,并不只是生活的成本,在北宋的发展速度,开始激增了之后,特别是生意好做,又有了工厂这种新的事物之后,底层民众的日子是好过了,只要勤劳,愿意去劳动,日子过的不错,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是一个好事情,让没有工作,或者过不下去的人,不会因为的没有钱而饿死,或者是铤而走险,可是对于汴梁而言,闲着的人少了,一些服务行业,还有一些零散的工种,人就少了。

  哪怕是封建王朝,也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比如说,工人和仆人的工资水平的提升,比如说,一些服务行业的价格的提升,这些或许对于升斗小民,最底层的,是没有意义的,可是对于官员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除了吃,其他的每一个项目都在提升,平均支出提升50%以上,已经吃掉了关于吃上面的增幅,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支出,那就更高了。

  比如说,之前的支出之中,是没有日用品的支出的,也没有各种成衣之类的支出的,甚至也没有马车和牲口之类的支出的,伴随着北宋的巨大变化,这些都有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人之常情,面对着更加方便,更加舒适的方法,你让他还按照以前北宋的过,怎么可能,就算是意志力很强的,都做不到这一点,更别说自诩精英的官员。

  原来,100贯,就足够一个官员,在整个汴梁可以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现在,却最少提升了50%,这样还是捉襟见肘的那种,北宋底层官员大部分的借贷,甚至是想别的方法的,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当然不可股息,韩琦亲自签发处理的都不少,可是你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这也说不过去啊。

  经过了比较系统的调查,三品以下的官员,整体的缺口,在30%到50%左右的,这个缺口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针对一些家境不怎么好的,在汴梁做官,那几乎是噩梦。

  必须要提升,当然了,要看看钱够不够,北宋的财政状况,钱够么?

  当然够了,太够了,这些年来,6年的时间,北宋的财政状况,开始疯狂的增长,6年4倍的提升,虽然支出也多,可是盈余更多。

  特别是最近两年,前年的盈余达到了1500万贯,达到了整个北宋发展以来的新高,去年更是惊人,达到了3700万贯。

  三司的工作,已经从之前的压缩开支,变成了寻找项目,这中间,肯定是不必要的花费是不允许花费的,叶清臣形成的习惯,也不支持他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