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折(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59      字数:4231
��的禁止,全面为北宋提供蒸汽机车,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可是部分的提供,还是可以的,按照定海军的思路,为汴梁和沈阳之间,修建一条特快的铁路,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条铁路的运行图,相对而言简单一点,定海军可以支持,北宋也可以比葫芦画瓢,而一条铁路需要的司机的人数也少,双方共管的话,也可以接受。

  韩琦没有拿到大量的蒸汽机车,可是一条铁路还是可以的,本身,汴梁到涿郡的铁路,就是一条北宋的干线铁路,穿过了大名府,还有河北的众多道,可以说是北方比较精华的土地。

  在定海军取代辽国之后,成为了北宋的大敌之后,这一条铁路就更加重要了,无论是各种物资的运输,人员的流动,甚至一些出口物资和原材料,运送出去,都需要这么一条铁路,如果它的通行量大大的增加了,当然对于整个北宋,都是有巨大的好处。

  现在,这个铁路还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最初的时候,是准备在旧有的线路上面改造的,可惜事到临头,北宋这边拒绝了,原有的铁路线路,他们还准备在使用,没办法只好重新开始。

  不过,这个时代兴建铁路远没有那么的复杂,从汴梁到涿郡的铁路,本身就是定海军的各个施工队伍兴建完成的,各方面的数据,都储存的有,同时的,在定海军的测绘数据之中,还有一些预留的扩张方案,这些都用上,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就可以把铁路贯通。

  不说这个,这是未来的事情,不说这个蒸汽铁路的贯通,就说原来的马拉铁路的贯通,让两国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了很多,接近5000里的路程,全程的时间,大概是5天,如果是一些加快的车次,会提升到4天,如果使用了丁海军的蒸汽机车,再由山海关的快速马车周转的话,这个时间会降低到了3天。

  3天的时间,对于超过5000里的双方距离来说,已经算非常短的了,真的要是继续压缩,那就要等到蒸汽铁路的贯通,那样的话,从沈阳到汴梁的时间,可以缩短到一天半之内,现在,3天已经是极限了。

  使馆在定海军扎根下来之后,在跟定海军进行正常的联络和磋商之外,首先需要兴建的,就是一条通畅的信息通道,这个通道,可以是人组成的,也可以是别的,因为定海军之中,对于骑兵,对于战士的控制比较的严格,铁路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在定海军的铁路上面,北宋可以获得一个和半个车厢,用于输送人员或者其他的物品,在过去3个月时间之中,人员轮换的很少,过来的,就很少回去,更多的是增加的人少,可是回去的东西,无论是信件,一些定海军特有的产品,甚至是一部分的金钱,都是通过这个来运送的。

  最初是挂在马拉火车后面的一节车厢,后来为了追求效率,选择了走蒸汽火车,马拉火车上面,可以给1节车厢,可是蒸汽火车就不行了,最多能够给二分之一的车厢,大部分还是给三分之一的车厢。

  可是蒸汽火车的车厢,比起马拉火车要大一些,载重的也多,最关键的是速度快,从沈阳到山海关,将近的800里的距离,火车的话,可能只需要3个多小时,跟马拉火车一天比起来,节约了不少。

  这样通畅的联系,3天的时间,远在5000里之外的信件,就能够摆在汴梁的各级官员的案头上面,这极大的方便了双方的联系,一些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往往就会寻求北宋的支持。

  现在,这个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把足够务工人员,送到沈阳的请求,通过了这么一条漫长的铁路线,贯通了起来的,大量关于定海军发展,问题,都汇总到了北宋,北宋也从中间学到了不少。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