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飞剪和先驱(3)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1:00 字数:4153
应用上来,重心的问题,在水中阻力和推动力的问题,把这些完美的解决之后,就是目前的飞剪船。第一个可以保持最高21节左右速度,无动力的一种船,平均的速度也可以达到14节以上,这对于远洋船只来说,是非常可怕。
就算是动力时代建造的最可怕的战争兵器,大型的战舰,虽然可以保证33节,甚至是40节的极限速度,可是这样的极限速度,有能够持续多少,在长时间的航行之中,平均的航速不会超过20节。
一个完全无动力的船只就可以达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是非常出色,这么一款经典的船只,在这个探寻海图的时代,是最为合适的。
不过,一款技术的成型,一艘船的最终确定,那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飞剪船也是这样,哪怕赵信在图纸之中,已经绘制出了比例尺,甚至标注了一些关键性的部分,要实现,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好在,从西班牙帆船开始的,定海军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一个从图纸上面,转换成实物的体系,哪怕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的船都不那么的给力的,也可以继续的向着整个方向研究下去,一直到最终的实现。
飞剪船的各个子项目,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甚至样船也一个比起一个的好,最近的一艘,如果真的要说的话,已经算是一艘飞剪船了,最高19节的速度,平均11节左右,这个速度,或许不如飞剪船的完全体,却也比西班牙帆船要强很多。
速度是探查的关键,不过这艘船,在稳定性上面差了一些,先期建设起来的十来艘,开始在定海军的控制的海域进行了实验性的航行。
这个航行的目的,同样是完善海图,整个中国所有的岛屿,所有从海南岛一直到的海参崴的经纬线,全部都绘制完成,这个海图,也会成为了未来大航海的基础,通过这个基本确定的点,一一对比的情况下,对于六分仪的使用非常的关键。
这中间,还有一个便利的条件,赵信,画了一个简略的图形,这个图形当然是按照未来,世界地图,还有太平洋地图而来,或许比例尺什么的,不怎么完善,同样的,有些岛屿的位置也记错了,可是大体上面的图形是正确。
从航海上面说,大体上面正确,也就够了,哪怕是有一些方向性的知道,对于未来的航海探险来说,最少,规避了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可能性,成功的路确定性的只有一条。
在中国的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的,就只有一条路,从北方日本向北,一个岛链,一直会眼神到阿留申群岛,这个岛链之间,相对的距离并不算很远,
如果一次性航行的能力不够的话,用一个接力的方式,就能够一个个的从岛链上面,慢慢的跳过去,这样的时间,会延长很多的。
可是定海军不缺生产能力,又不是兴建一些永固的基地,只是在一些拥有淡水的岛屿上面,修建一些永固的工事,派驻一些人员,并且输送一些补给,然后就可以支持远程航海,而不至于在长时间深海航行之中,逐步迷失方向。
不过,前期,驻守在的岛链上面的人员,会非常的困难,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岛屿上面,从相隔千里,甚至更远的距离,把各种的物资,建筑材料运过来,成功的兴建起来,最初是一个补给港,然后就是一个基地,修理厂,甚至是船厂。
只有完善的附属设施的修建,才能够让这些岛屿,发挥出更大的,更加出色的效果,对于整个航海探索,会产生巨大的好处,可是对于那些初期,在一穷二白,什么都不完善的程度下,登上岛屿的人来说,那就是噩梦了。
恶劣的环境,非常严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