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发展(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1:03      字数:4139
�一切,这些连韩琦都做不到,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北宋政坛的些微发展,更多的还是得益于那些,最终回归的人员,在北宋派遣的出外务工人员之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留在定海军的,定海军庞大的利益体系,更高的发展方法,这些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有巨大的诱惑,可是最终,还是有一部分死心眼,或者方方面面的原因,他们并不愿意到定海军去,这些人大部分选择了回归北宋。

  这些人的回归,却是对定海军的削弱是微乎其微的,对于北宋的提升是有,也比较大,可是相对而言,只是一部分的提升,这些人有多少,在整个务工人员之中,都占据了非常之少数,同时大部分都是3级以下的。

  对于定海军而言,3级以下的工人,真不算什么高级的工人,在某种程度上面说,这些工人,只能够算是后世的一些的流水线上面的普通工人,这些工人,对企业,对于流水线,又有多少的认可和认同感的。

  这些人的回归,最多就是普及了一些工业化的知识而已,虽然说,这些东西,耳濡目染的这种,照样子学样子,还是有一定的提升,可是不深入进去,最多就是比葫芦画瓢的这种,提升有限。

  而在北宋学习之中,也在提升之中的定海军,他们在工业化,还有科技等诸多的方面的,所产生的提升,那是远远超过北宋的想象的。

  早在庆历12年左右,定海军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2500亿贯,财政收入超过了300亿,

  这笔钱已经非常可怕了,要知道,当时北宋的财政收入才5000万贯不到,虽然相对于之前,有较大规模的提升,可是跟定海军比起来,是不值一提的。

  定海军的发展的,那是超过常规的,从最初的,就保持着的较高的速度,到了庆历10年之后,伴随着整体量的增大,已经没有原来,动辄两三倍的提升了可是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提升,还是非常可怕的,特别是总值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

  3年的时间,除了让定海军普及玉米的种植,获得了畜牧业的广阔发展之外,更多的,在于夯实根基,定海军的根基不稳,很多的东西,都是等于拔苗助长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定海军最多的,是依靠着赵信,才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可是伴随着各种学校,各种的教育,无数的投入,定海军的财政收入之中的30%,还有民间的捐助还有款项之类的,用在教育上面的数量,高达千亿,这笔钱非常的庞大啊,哪怕平均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也高达万贯。

  哪怕是现在,定海军在工资水平上面,万贯已经不是一个非常强悍的财富了,可是这笔投入一点都不少,这就是定海军,从强大开始的,就从三尺讲台上面已经决定了的。

  这实际上,是在大国崛起之中,德国崛起的方法,可是在八九百年前的北宋,在赵信这个穿越者的手下,居然能再一次的出现,这不但是一个眼光的问题,也得益于的整个北宋的环境。

  如果赵信穿越的地点,不是在北宋,而是在欧洲,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哪怕他拥有皇子,或者王子的身份,都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原因很简单,没有第一桶金。

  没有北宋,还有中国历代以来积累的财富,没有当时北宋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的,定海军的第一桶金,会非常的困难,没有了这个非常关键的第一桶金,然后,就无法滚雪球一样的放大,更别说,建起现在这么一个,相当于19世纪中期的庞大的工业体系和科技环境的,这个是环环相扣,一丝一毫都无法越过的。

  赵信很幸运,穿越到了北宋这么一个文教和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同样的,中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