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1:03      字数:4139
br />   密度这个东西,是看整体的,而不是单独某一种材料,钢铁制作的轮船,之所以能够浮起水面,就是因为他的整体密度还是比水轻,说白了,就是把钢铁分割成不同的舱室,这样下来,空气的密度比水轻的多,空气跟钢铁,一经中和之下,就形成了比水重的东西,也可以制造船舶这一点。

  空间,舱室,还有一些独特的设置,比如说流体,还有设计方面的,定海军,在赵信的推动之下,制作出了西班牙大帆船,还有飞剪船,对于流体体系并不陌生,飞剪船就是流体浮力的大成者,独特的设计,空心船首,会让船在迎着风力前行的时候,微微上翘,这样整个船跟水面接触的较小,同时,飞剪船的整体形状,就是一个刀锋一样的,产生的阻力更小,这才是飞剪船速度飞快的原因。

  赵信没有对轮船有许多的研究,也没有力学和舰船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他看过的多,别的不说,螺旋桨的位置,他是会设计的,这个已经是后世轮船走过多少代才形成的,同时,整个轮船的形体,烟囱,还有一些整体的布置之类的,他也知道。

  当然的,他知道发展的规律,从中国式帆船之后,到西班牙帆船,再到飞剪船,然后,不必考虑其他构成的交通工具,直接就进入到轮船,用钢铁制造这个领域了,这个领域的在后世是常识。

  可是就算是如此,轮船的发展速度,还是很慢,之前所有的突飞猛进,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屏障,哪怕费尽努力,都没办法完成轮船的定型和量产,连民用的小火轮,都没有弄出来,更别说还是军舰上面,真的是非常困难。

  对于此,赵信也非常无奈,在火炮上面,有了巨大的推进,400毫米的火炮,别说跟一战相比,一战几乎是无敌的,就算是放在二战之中,也算是佼佼者,威力上高于356毫米,或许能够压它一头的,也只有大和那样的怪物了。

  武器上面,特别是大口径重型火炮,已经是二战时期的水准了,钢铁质量,甚至已经达到了新世纪,在赵信看来的,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在大型的蒸汽机刚刚腌制完成之后,就开启了的轮船的研究。

  本来想着,怎么,也应该有一点的发展,不说,万吨的战列舰,几千吨的战舰,应该是手到擒来的。

  赵信忽视了船只的技术含量,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曾经的北宋,制造任何一艘在内河上面航行的船只,也需要很多的技术的,那些世代相传的,从一个最初级的帮工,一直到主持一艘船的大匠,这些需要好多年的路才能够走过。

  到了西班牙帆船和飞剪船,他们的技术含量就更高了,毫不客气的说,其中每一个木板,每一面帆的设定,都需要无数次的计算,这也倒罢了,到了轮船这个层次,提升就更加的高了,几乎整体每一个结构,都需要计算,要给浮力不过关,那么刚刚送到水面,就会沉没的。

  定海军在普通的河船,在西班牙帆船和飞剪船这些领域之中,积累了众多的经验的,后世的学院派和师徒传授的这两个方面结合,促进了定海军在远洋海船方面的发达的,可是在轮船方面,却不行,之前跨越式的发展,跳过了一些舰船的结构,最终产生的恶果,哪怕是水池实验,还有计算上面,都一切正确,但是,就是没办法制作出一个合格的船。

  要么,制作出来的船,下水还好好地,一个浪花打过来,就沉没了,要么就非常可靠的,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初的时候的,研究人员只是以为,这是实验之中的必然的问题,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去解决就可以了,可是越是解决,越是有问题,甚至后来,制作出来一个,连水都没能下,因为只要进入水中,立刻就沉,船坞都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