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节罗马假日(2)(2)
作者:古月清影      更新:2022-12-30 13:01      字数:4126
�义为——吕奇乌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庙。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tertiv表示三的意思,拉丁语本应为tertiu,但是因为中世纪以前没u,只有v。至中世纪v变u。还有这座万神殿是古罗马精湛建筑技术的不可多得,首屈一指的典范。它是一个宽度与高度相等的巨大圆柱体,上面覆盖着半圆形的屋顶。拉斐尔等许多著名艺术家就葬在这里,他的墓设在庙内第五个壁龛和第七个壁龛之间,这是大师自选的位置,因为每天最后一缕阳光吻的就是这里。墓前的巨石圣母雕像是由他的学生罗伦佐道完成的。伟大的天才艺术家曾被教皇任命为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最主要建筑师,并拥有罗马周围十六公里范围内所有建筑和古迹的绝对自由处理权。拉斐尔十分崇尚希腊古典艺术风格,这在他的一画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阐明,艺术家最后选择于肴腊风格的万神庙内长眠更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另外,拉斐尔的两名得意门生德尔瓦卡、达乌迪内以及同代画家巴·贝鲁齐的墓也在这里。不过他们现在还没有横空出世,所以目前还没有他们的位置,还葬着意大利君主专制时期的统治者其中埃玛努埃尔二世和翁贝托一世及他们的王后就埋在这里。万神殿是众神所在的神殿,这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我们目不转睛的看过去,果真这万神殿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建筑,这座神庙非常奇特,正面最外部并排8根圆柱构成一个横向的长方形建筑,就等于是万神庙的前廊,前廊的正面上方是个等腰三角形,形成前廊的人字形屋脊。前廊的后面才是圆形的万神庙。前廊的风格完全属于希腊式,而后面的圆形建筑则是典型的罗马风格,整个万神庙将这两种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独特的建筑。我们再兴致勃勃的缓缓的迈入到万神殿里面,让我们始料未及,大感意外的是里面居然是个圆球体,真是佩服建筑师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奇思妙想,它的内部完全是圆形,地面是圆的,由地面向上,竖墙由下向上逐渐向里缓慢的不为人知的收缩,墙和顶浑然一体,连为一片,也自成一体成为一个圆,像颗硕大无比的足球从正中切开后扣在那里。而且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四周居然没有任何的窗户,而且除进门口外,这座建筑物再无其他门,很是安全,顶部是一个直径892米的天窗,是室内光线的唯一来源,不过虽然只有这一束孤立无助的光源,但是由于天窗朝天,所以这整个室内十分敞亮,大气,明亮通透。而且我们进去之后感觉这里面特别恢弘大气,气象万千,气势磅礴,一点也不压抑,小飞又洋洋洒洒的说起来;“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进入这里会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无比渺小的感觉吗?原来是因为它的结构比例十分简单造成的独特的视觉错觉,因为它的圆形地面的直径与整个建筑的内部高度完全相等,均为434米,圆穹形屋顶自然地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美的球体与地面相接。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它的内部下半部是圆鼓形的,圆鼓形墙壁上顺序排列着两层突出的檐口,上层檐口上是拱顶,拱顶由凹入式平顶镶板连接而成,镶板下部宽,上部窗,形成圆穹形屋顶,整个室内没有一根主柱和横梁。圆穹形屋顶正中即是那个光线进入的圆形天窗,天窗的边沿是铜的,而且作为配套,这个天窗上而原有一个直径稍大一点的铜盖,以防雨进入室内,万神庙直径达434米的这一圆穹,一直是世界最大无梁圆拱,直到1960年罗马建立起直径100米的体育馆圆顶后,这一纪录才被打破。万神殿的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非常牢固。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等,使得内部空间非常完整紧凑。万神殿下半部为空心圆柱形,从高度一半的地方开始,上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万神殿的基础部分底部宽73米,墙和穹顶底部厚达6米,穹顶顶部厚15米。为使穹顶墙厚的递减更有利于万神殿整体建筑的稳固,万神殿穹顶内壁被整齐划分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凿凹陷,不仅使墙厚的递减更为合理,也增加了万神殿内部的美观性。为了减轻穹顶的重量,建筑师巧妙地在穹顶内表面作